9月15日,第24届“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正式揭晓。该榜单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评选标准。数据显示,2025年上榜企业总营收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实现增长,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达到479.60亿元。
在营收规模方面,15家企业跻身“万亿俱乐部”。其中,国家电网以超3万亿元的营收领跑,距离4万亿元目标仅一步之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三家企业营收均突破2万亿元。从研发投入来看,华为以1796.87亿元位居榜首,占500强总研发投入近十分之一,比亚迪、中国建筑分别以531.95亿元和454.59亿元位列第二、第三。
行业分布显示,制造业企业达263家,服务业169家,其他行业68家。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汽车零配件制造、互联网服务等领域。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较上年增加45家,占比超过半数。榜单前100名中,“中”字头企业占据主导,北京因此成为上榜企业最多的城市。
区域竞争格局中,北京、浙江、广东、山东四省占据榜单近半席位。2025年,北京以79家企业继续领跑,浙江以56家超越广东(54家)、山东(52家)升至第二。浙江共有9家企业进入前100名,包括阿里巴巴(17位)、浙江荣盛控股(32位)等。四川以15家企业位列全国第九、中西部第一,新希望控股(103位)、蜀道投资(110位)、通威集团(118位)为省内前三。
政策动态方面,上海同步发布两项产业计划。其一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新增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海外获批产品超100件,培育2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其二为《二手车出口行动计划》,力争2027年培育3-5家出口龙头,年出口规模达5万辆,打造全功能贸易平台。
地方消费促进活动持续发力。广州启动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9月15日至30日购车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预计带动汽车销售超80亿元。湖北则推出“超级文旅日”活动,每月17日以固定日期、月度主题形式循环推进,通过创新供给、跨界融合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产业突破领域,浙江长龙航空获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飞机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成为省内首家获得国际航空器保税维修资质的企业。据预测,该业务到2035年将带动200亿元服务贸易收入。就业市场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8月单月失业率为5.3%,与上年同期持平,30-59岁主体人群失业率稳定在3.9%。
城市发展评估领域,《机遇之城2025》报告显示,上海、北京、深圳构成第一梯队,总积分均超2400分;杭州、广州等7城位列第二梯队,积分介于2000-2400分;青岛、重庆等17城属于第三梯队,积分在1500-2000分之间。报告指出,中国城市正从“大规模建设”向“精细化治理”转型,未来城市运营与治理将承担更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