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企业海外发展新路径:以供应链为笔,绘就全球协同“新画卷”​

   时间:2025-09-15 21:18:35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场聚焦全球供应链变革的高规格对话——“瀚海同舟,链启新章——全球供应链CEO圆桌战略对话”在厦门拉开帷幕。作为“2025供应链合作创新大会”的核心分论坛,此次活动汇聚了行业领军者,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供应链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新时代下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提供新思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已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涵盖品牌、技术、资本、标准的全方位供应链输出。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价值创造者”的角色跃迁,企业不再满足于规模扩张,而是更注重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生态。

论坛首阶段以“实战案例解析”为主线,将企业出海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战略拓荒期、体系深耕期、生态融合期。经管专家宋志平针对“战略拓荒期”企业提出建议:需避免盲目跟风式出海,转而通过商社等平台型企业整合资源,实现高效布局。他强调:“中国企业应以合作者而非征服者的姿态融入当地,与本土企业共建共赢生态。”

在“体系深耕期”的讨论中,格林美集团董事长许开华分享了全球化实践心得。他指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结束,企业需通过资源、技术、产业链的联盟整合提升竞争力。例如,格林美通过与海外企业共建回收网络,实现了全球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进入“生态融合期”,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梁海山以“三位一体”全球化战略为例,揭示了本土化运营的核心逻辑。海尔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和营销网络,将全价值链融入当地市场,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品牌榜首。梁海山总结:“真正的全球化不是产品输出,而是将研发、生产、服务深度本地化,构建不可替代的供应链韧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从宏观视角点评称,中国产业出海的本质是文化与影响力的扩散。他强调:“企业需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本土化运营将战略落地为经济价值,这既是商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中国全球声誉的必由之路。”

论坛第二阶段聚焦“出海破局路径”,围绕供应链整合、反内卷竞争、关键破局要素展开头脑风暴。与会者普遍认为,传统“单点突破”模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供应链为支撑的“系统作战”成为新趋势。活动通过案例拆解与策略研讨,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创新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