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92岁游本昌携妻入住养老院,主动选择开启新生活,晚年也能这般精彩!

   时间:2025-09-10 15:01:5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92岁的游本昌携妻子入住养老公寓的消息传来,公众对传统养老模式的认知被悄然打破。这位以《济公》中诙谐形象深入人心、又在《繁花》里以"爷叔"一角征服年轻观众的老艺术家,用行动诠释了何为"主动选择的人生下半场"。

不同于多数老人被动接受机构养老的路径,游本昌的选择始于对生活质量的深度考量。2025年初,当这位手握"终身荣耀艺术家""金鹰奖终身成就奖"的表演艺术家做出决定时,舆论场中不乏"子女不孝"的猜测。但透过其日常记录可见:养老公寓里,他带领老友们做手指操、参与故事分享会,专业护理团队24小时待命,子女得以专注于事业发展而无后顾之忧。

"家不在砖瓦,而在人心"——游本昌将养老院比作人生新战场的话语,道破了当代养老观的核心变革。这位52岁凭《济公》红遍大江南北、90岁再创事业高峰的艺术家,用亲身经历证明:专业照护体系与社交网络的结合,远胜于独守空巢的孤独。公寓内的康复训练室、书画工作室、老年合唱团等设施,构建起比传统家庭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场景。

这种选择折射出社会观念的深层嬗变。曾几何时,"养老院=被遗弃"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如今却有越来越多老人主动拥抱机构养老。某高端养老社区负责人透露,近年主动入住的老年群体中,75%具有独立经济能力,60%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他们更看重医疗配套、社交机会与自我价值实现空间。

典型案例印证着这种转变。上海某知识分子家庭中,82岁的退休教授夫妇入住养老社区后,不仅参与社区智库建设,还开设了书法鉴赏课程。其子感慨:"父亲在这里获得的尊重感,远超在家中看电视等我们的日子。"这种转变背后,是老年人对"有尊严的晚年"的重新定义。

游本昌现象引发的讨论,实质是代际观念的碰撞与和解。当"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遭遇空巢现实,当"孝顺"的传统定义碰撞个体自由,这位老艺术家的选择提供了第三种可能:通过专业机构实现生活品质提升,同时保持与子女的情感联结。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群体中,已有12%选择机构养老,且该比例在80岁以上高龄群体中升至28%。

从舞台到养老院,游本昌始终践行着"活出自我"的人生哲学。这位劝导年轻人"要努力、要学习"的长者,用行动证明:年龄从不是限制选择权的枷锁。当他在康复室指导其他老人做拉伸时,当他在读书会分享表演心得时,那个在《济公》里嬉笑怒骂的形象,与养老院中神采奕奕的老者悄然重叠——这或许就是对抗岁月最好的姿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