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商行业陷入一个共同困境:爆款难产。在各大购物平台上,商品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从材质到功能,从外观到宣传文案,几乎如出一辙。商家为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被压缩,创新动力也随之消退,形成恶性循环。
品牌商和工厂白牌都深感压力。品牌商面临业绩增长瓶颈,急需突破;工厂白牌则担心,低价竞争最终会拖垮自己。如何打破这一困局?令人意外的是,拼多多率先行动,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在“百亿减免”基础上,进一步为商家提供新品开发全链路支持,涵盖产品创新、运营、营销和技术等多个环节,试图为行业开辟新路径。
传统乳业是同质化竞争的重灾区。原奶过剩导致准入门槛降低,代工品牌大量涌入,而消费端需求增长放缓,行业陷入激烈竞争。为应对挑战,伊利和蒙牛两大巨头加快研发创新,试图稳定现有市场,同时开拓新消费群体。
2024年,伊利联合“五路财神”IP推出龙年“财神装”纯牛奶,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2025年,伊利又推出“财运装”纯牛奶,附赠百家姓贴纸,Q版财神形象结合互联网玩法,精准击中年轻人情绪需求,首月销量突破200万件。
蒙牛同样动作频频。2025年春节前,蒙牛与《哪吒2》联名推出纯牛奶,首月销量突破20万件。今年4月,蒙牛又推出“轻彩绘量贩装”纯牛奶,主打环保包装理念,上线即热销6万提。网友调侃:“伊利蒙牛终于开窍了,传统品牌也能玩转潮流。”
伊利和蒙牛的成功,离不开拼多多的助力。伊利的财神联动玩法,源于拼多多数据洞察提供的年轻人情绪价值需求信号。蒙牛与哪吒IP的合作,也是在拼多多的鼓励下迈出的第一步。拼多多团队结合平台补贴资源,为蒙牛制定了详细的备货、补货和销售规划,确保联名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拼多多的精准运营不仅保障了爆款实验的成功,还帮助品牌拓展了市场增量。目前,伊利部分产品的年轻用户占比是行业水平的3倍,转化率是行业均值的1.5倍。蒙牛也表示,在拼多多的赋能下,触达新用户变得更加轻松。
然而,年轻消费市场变化迅速,品牌不仅需要研发新品,还需快速上新。这无形中增加了营销成本,可能拖慢爆款进程。拼多多通过万人团、百亿补贴等资源,以及多多视频等种草渠道,将品牌快速匹配给消费者,缩短爆款周期,同时节省营销成本。
蒙牛新零售拼多多团队负责人李锐透露:“拼多多的精准赋能,让我们每月大概能降低十多万费用,我们打算把这部分节省的成本重新投入产品研发。”在拼多多的支持下,伊利和蒙牛实现了逆势上涨。2025年上半年,伊利营收同比增长3.37%,扣非净利润暴增31.78%至70.16亿元;蒙牛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毛利率升至41.7%。
不仅是老国货品牌和国际化大品牌,新消费品牌也在拼多多的赋能下找到打新方向。海昌、可啦啦、大宝、自然堂等品牌,针对新需求推出美瞳、抗衰嫩肤乳等新品。炊具品牌苏泊尔今年7月在拼多多上新的一款炒锅,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单日销量就接近1000单。隐形眼镜品牌可啦啦在拼多多跑通新模式后,甚至能做到“10天上品测款,30天卖爆”。
工厂白牌同样急于突破同质化困境。在义乌卖日用百货的张小杰深知,同质化意味着低利润和无盼头。义乌国际商贸城有7.5万个商铺,销售品类超210万种,竞争异常激烈。在拼多多的建议下,张小杰推出专利产品“有手柄的微波炉防溅盖”,成本约5元,售价却能达到29.9元。
拼多多将新品标注为“机会产品”,加大流量扶持。张小杰的防溅盖仅用三四天时间,日销量就达到三四千单。如今,其近一半营收来自拼多多,规模达6000万元。张小杰的下一个目标是获得拼多多的“黑标认证”,这将为他带来更多平台资源和补贴,以及打通超商、展会等线下渠道的机会。
在义乌,像张小杰一样通过拼多多实现品牌化跃迁的商家并不少见。卖卷发棒的余永远、卖梳子的金鑫东等,都通过与拼多多的合作,找到创新思路,实现价格与品质“双优”,构筑了自己的护城河。
拼多多的“千亿扶持”计划还延伸至农产品种植产业。2025年,“多多好特产”行动走进随州稻米、昭通土豆、昆明鲜花等地,围绕加工、产品矩阵、渠道提供技术扶持。例如,昭通黄心土豆因加工技术不足,只能低价卖初级产品。拼多多在当地建厂,引进设备,将其变成年轻人爱吃的薯片,带动1.1万户农民增收。半年报显示,全国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时令水果增长51%,海鲜水产增长48%。
2025年4月,拼多多启动“千亿扶持”计划,拟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1000亿元的资金、流量等资源,帮助产业带商家进行新质供给转型。这一计划被媒体称为“未来三年内中国电商最强的补贴推动计划”。
然而,拼多多的业绩正呈现收缩趋势。2025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7.35%;二季度,净利润再度同比下降4%,营收同比增速放缓至7%。拼多多承认,利润减少与扶持计划的空前投入存在关系。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陈磊表示:“当下,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还在持续,电商行业围绕新业态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在电商产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的背景下,打造差异化爆款新品成为品牌共同愿景。拼多多通过数据洞察、推广资源等方面的扶持,降低商家开发新品的难度,提高“爆款率”,帮助商家走出同质化与内卷的沼泽。
从另一角度看,拼多多也是电商生态的一部分,只有供需两端都健康,平台才能行稳致远。陈磊强调,短期业绩波动在所难免,但如果立足长期,坚持消费者导向,推动品牌与工厂转型升级,才能为产业的长远发展留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