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学典礼上,系主任程乐松的致辞意外“出圈”,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感叹:“这简直是‘封神’级别的发言!”究竟是什么内容,能让哲学话题在网络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甚至有人调侃:哲学也要“进军”网红圈了吗?
与常见的开学致辞不同,程乐松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学术建议或学习规划,而是选择从“生活”切入。他提到,生活的核心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带来愉悦感的生活方式。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他提醒学生不必被长远的人生规划或过度算计束缚。“计划再周密,也赶不上变化快。”这句话,让不少人感到豁然开朗。
致辞中,程乐松特别提到了“质疑”与“傲慢”。他指出,当下社会中,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催生的“自以为精明”的傲慢无处不在。这种傲慢让人们习惯用利益算计代替内心反思,用虚无的“伟大前程”消磨当下的热情。他甚至直言:“陷入焦虑和懊恼无法自拔,是我能想到的唯一浪费生命的方式。”
不过,也有一些不同声音。有人认为哲学研究过于抽象,与现实生活脱节;也有人担心,过度追求“内心平静”可能导致消极避世。但不可否认的是,程乐松的发言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毕竟,谁不希望活得更自在、更快乐呢?
程乐松的致辞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一方面是因为他直击了年轻人的困惑与迷茫,另一方面则在于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视角——关于如何“活”的思考。这种真诚的分享,让他被网友称为“真正的人生导师”。
那么,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探讨:我们究竟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当且愉快的生活方式”?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加入这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