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上市银行陆续公布中期业绩报告,其下属理财子公司的上半年经营情况也逐一浮出水面。据统计,共有24家上市银行在中报中详细披露了旗下理财子公司的运营数据。
在产品规模方面,理财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赎回潮后迅速反弹,上半年整体规模实现了显著增长,重新突破了30万亿元大关。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30.67万亿元。
在这一大背景下,多数银行理财子的产品规模也呈现出扩张态势。在披露了具体数据的20家理财子中,有13家的规模较去年末有所增长,其中8家的增速更是超过了10%。值得注意的是,股份行理财子的规模增速普遍快于国有大行。
在产品规模排名中,前三名依然被股份行理财子占据。招银理财以2.46万亿元的管理规模高居榜首,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则分别以2.32万亿元和2.13万亿元(含委托管理)紧随其后。信银理财是首次跻身“2万亿俱乐部”,其规模较去年末增长了7%。
然而,并非所有国有大行理财子的规模都在增长。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建信理财的规模均在上半年出现了下滑。相比之下,城商行理财子的规模则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宁银理财的规模增速最为显著,较去年末增长了26%。
市场分析师指出,理财公司规模普遍回升的背后,是存款利率下行带来的“存款搬家”现象。随着存款利率不断降低,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二季度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更是加速了存款向理财产品的转移,仅4月份就有约0.8万亿元的存款转化为理财资金。
在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大部分银行理财子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统计的22家理财子中,有15家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其中5家的同比增速超过了20%。还有6家理财子的净利润超过了10亿元。
在净利润排名中,招银理财虽然同比下滑了5.74%,但仍以13.64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中银理财和农银理财则分别以13.58亿元和12.73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其后,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22.23%和13.66%。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和光大理财的净利润也均超过了10亿元。
然而,并非所有理财子都能交出满意的答卷。有7家理财子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其中包括一家国有大行、四家股份行和两家城商行。平安理财和青银理财的降幅较为明显,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41.28%和35.68%。青岛银行在中报中解释称,受债市波动影响,理财子公司加强了市场风险管控并调整了债券持仓,但由于固收占比较高等因素,导致理财手续费收入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