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市场动态中,钢铁行业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社保基金的持仓动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统计,目前已有11只钢铁股获得了社保基金的青睐。
9月1日的市场交易中,尽管早盘一度冲高回落,但三大股指仍然实现了小幅上涨。板块方面,黄金股表现出色,集体大涨,其中西部黄金、湖南白银等多只个股涨停。与此同时,芯片股延续了近期的强势表现,创新药概念也反复活跃。然而,军工、券商等板块则表现不佳,领跌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算力芯片龙头寒武纪-U(688256)在早盘一度下跌近9%,股价跌至1358.75元/股,成交额高达186.07亿元,换手率也达到了3.13%。不过,午间收盘时,其股价有所回升,报1447.98元/股。尽管如此,高盛仍对寒武纪-U持积极看法,并再次上调了其股价目标,称公司二季度业绩强劲,考虑到更高的人工智能芯片出货量、更低的运营费用比率等因素,高盛将其12个月目标价上调了14.7%至2104元/股,并维持“买入”评级。
钢铁行业方面,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推动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根据方案,2025至2026年期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为4%左右,同时力求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加平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对于这一政策动向,中信证券分析指出,《方案》的出台再次强调了“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预计9月份钢铁行业的限产措施将加快落地。随着限产的深入执行,钢铁行业即将进入以利润为核心的业绩周期。中信证券回顾过去10年的数据发现,钢铁股在每一轮新的利润上行周期中,往往会同步出现资产上行周期。经过今年的上涨,钢铁股的估值水平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修复,预计随着限产的推进,行业将进入新的业绩增长阶段。
信达证券则强调,今年以来,在“反内卷”政策的推动下,钢铁行业的自律性显著增强,供给端出现了明显改善。1至7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5175.4%,利润总额达到643.6亿元。展望未来,在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普通钢铁公司的业绩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有望迎来价值修复,钢铁行业也或将迎来配置良机。
从市场表现来看,钢铁股年内股价平均上涨了22.24%,其中杭钢股份和柳钢股份的涨幅尤为显著,分别达到了113.81%和108.33%。8月份以来,共有10只钢铁股获得了机构的调研,其中友发集团和华菱钢铁的机构调研家数最多,均有47家机构参与。友发集团表示,公司拥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将继续把握市场机会积极释放产能。而华菱钢铁则预计下半年将根据下游订单需求和盈利情况来调整生产节奏。
在业绩方面,上半年超过六成的钢铁股实现了扭亏或业绩增长。其中,柳钢股份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居首,达到了579.54%。公司表示,随着行业供给端“反内卷”政策的加码以及消费驱动的需求改善趋势,后续行业盈利及公司销售毛利有望持续好转。广东明珠的净利润增幅也颇为可观,同比增长了284.04%。
在社保基金的持仓方面,上半年共有11只钢铁股获得了社保基金的持仓。其中,久立特材和河钢资源均有2只社保基金持仓。从持仓比例来看,久立特材的持股比例最高,达到了3.35%,显示出社保基金对这只股票的看好。其他如河钢资源、钒钛股份、八一钢铁等个股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也均超过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