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二手手机回收巨头闪回科技,三战港交所冲刺IPO

   时间:2025-08-22 01:16:25 来源:投资家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港股IPO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各类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其中不乏一些小众而独特的玩家。近日,专注于二手手机回收与整配销售的闪回科技,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这一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闪回科技,这家以“收旧手机”起家的企业,虽然业务看似不起眼,却凭借年收入近12亿元的规模,在二手手机回收领域崭露头角。其创始人刘剑逸,拥有近十年的电信行业经验,2015年首次接触二手手机回收行业后,于2016年与合伙人高自斌共同创立了闪回科技。成立仅半年,公司便获得了400万元的种子轮融资,随后在2018年迎来了关键转折,小米和顺为资本的入局,不仅带来了资金,更为闪回科技打开了渠道与战略协同的大门。

闪回科技的业务模式清晰明了,一端连接品牌、平台和渠道,另一端则直面消费者,通过提供“以旧换新”服务,打通了整个回收链条。与小米、华为、OPPO、vivo、京东等巨头的合作,使得闪回科技能够在他们的线下门店和电商平台提供回收服务。消费者用旧手机抵扣新机款,折价部分由闪回科技垫付,回收的手机经过检测、分级、定价后,再通过自营平台或第三方渠道进行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3年自消费者端回收交易总额计算,闪回科技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线下以旧换新手机回收服务商。这意味着,当你在小米之家、京东自营、华为门店用旧手机抵扣新机时,背后很可能就是闪回科技在提供服务。

然而,尽管业务高速扩张、资本持续加持,闪回科技背后隐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从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7.5亿元增长至12.97亿元,但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2024年的毛利率更是低至4.8%,远低于同行。这种“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现象,反映了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不断增长的库存周转压力、检测分级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本、对接渠道伙伴的费用以及线上渠道推广支出,都在不断吞噬着利润。

更为紧迫的是,闪回科技自成立之初便深陷资本对赌的泥潭。从A轮到D轮,几乎每一轮融资都把“时间表”写进了特殊条款,将企业生死与资本市场的节奏捆绑在一起。此前两次递表失效已经使得压力倍增,若此次闯关再度失败,投资者赎回权将自动恢复,闪回科技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偿付压力。其账上仅有的现金及等价物,对于近8亿元的赎回负债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闪回科技的第三次IPO尝试,不仅是对其商业模式的检验,更是其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搏。若成功上市,公司将有望获得喘息之机,利用募集资金缓解债务压力,并寻求业务转型;若再次失败,触发赎回条款,其现有的资金链恐难以承受。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将决定闪回科技的未来命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