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塔克拉玛干上的光明奇迹:新疆电网如何15年铸就能源安全长城?

   时间:2025-08-15 12:25:38 来源:小仓鼠爱核桃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今年的四月,当欧洲多国遭受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停电,数百万人陷入黑暗之时,中国的景象却截然不同。得益于一项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宏伟工程,中国实现了全年无间断的电力供应。这项奇迹的创造者,便是历经十五年匠心打造、耗资超百亿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

这条总长超过4000公里的环网工程,如同一条能源高速路,环绕着广袤无垠的沙漠,覆盖面积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九分之一。工程的难度难以想象,尤其是在和田至若羌段,近半数的线路深入沙漠腹地,创下了全国沙漠线路长度的新纪录。

在流沙肆虐的沙漠中,建设者们面临着重重挑战。刚刚立起的铁塔,转瞬间便可能被流沙掩埋大半。他们凭借智慧与毅力,发明了螺旋锚基础技术,为铁塔穿上“防滑鞋”,牢牢扎根于不稳定的地基。同时,采用“三快”施工法,极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恶劣环境的影响。为了将重达数十吨的铁塔组件运至指定位置,建设者们在流动的沙丘上开辟出一条条生命线,甚至动用直升机进行吊装,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决心。

在追求工程进度的同时,建设者们也不忘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保护珍贵的胡杨林,他们宁愿绕路、加高铁塔,也不愿破坏这片沙漠的守护者。在生态敏感区域,他们精心调整塔位、微调线路走向,甚至增加铁塔高度以避让。他们还铺设了数十万平方米的草方格用于固沙,创新性地融合了光伏治沙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这项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更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且末县为例,环网工程投运后,仅电力外送一项,每年就能为当地带来数亿元的税收。南疆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使得工业电价远低于内地许多地区,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同时,工程新增的新能源接纳能力,为南疆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吸引了更多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建设,形成了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更令人瞩目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过去,由于缺乏电力,这些宝藏只能沉睡地下。如今,电网的贯通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成,更是将新疆的电力高效输送至数千公里外的安徽等地。这项被誉为“电力珠峰”的工程,仅需0.01秒就能完成电力传输,其传输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这项工程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能源优化配置,彰显了中国在能源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欧洲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供应渠道导致的大规模停电相比,中国通过建设强大的超级电网,实现了能源的多元化供应和全国统一调度。这种全国一盘棋的能源布局,确保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疆这两大电力工程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能源技术和战略布局的里程碑,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