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养老规划要趁早?专家称10岁开始存最划算,普通家庭该如何行动?

   时间:2025-08-07 12:02:2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关于养老规划的一个新观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交通大学阎志鹏教授提出,从10岁开始为养老存钱最为划算。他通过一项假设案例进行了阐释:在年化收益率为8%的情况下,一个孩子如果从10岁开始,每年存入1万元,连续存6年,到65岁时其养老账户余额将达到344万元。而如果从16岁开始,每年存入1万元,连续存9年,最终账户余额为293万元;若从25岁开始,每年存入1万元,连续存40年,最终账户余额仅为280万元。

阎教授假设的8%年化收益率在实际金融市场中难以实现。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而高收益的权益类投资(如股票)虽然有可能达到8%的年化收益率,但伴随的风险也极高,且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回报更是难上加难。

不仅如此,过早地让孩子参与养老储蓄也引发了关于童年幸福感的讨论。一些观点认为,这种做法将社会的养老责任过早地转嫁到了个体和家庭身上,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如何合理规划养老呢?专家建议,在孩子10至20岁的青少年时期,应重点进行财商教育,培养孩子的零花钱管理和储蓄习惯,而不是强制进行养老储蓄。当孩子成年后(25岁起),可以开始系统性地储蓄,建议将工资的10%至20%用于储蓄,优先选择低风险的投资工具,如货币基金和国债,逐步增加权益类投资,但需注意风险控制。

同时,利用政策工具如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税收优惠)和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养老规划确实应该尽早开始,但起点需与家庭实际情况相匹配。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从成年后开始系统性储蓄,结合政策工具与健康管理,或许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养老规划路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