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架构深刻调整与资本流动趋于谨慎的当下,中国市场依然被国际资本视为重要的战略支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与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外资在中国的布局正经历一场显著的结构性转变,逐渐从传统领域转向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投资策略也从单一的财务投资转变为深度的价值共创。
这一背景下,行业领军机构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近日,中信资本控股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平台信宸资本宣布,其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已成功募集超过45亿元资金,使得其管理资产总额突破95.9亿美元大关。这一募资成果不仅彰显出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也映射出投资者对中国并购市场的积极态度。
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信宸资本董事长张懿宸,作为拥有超过40年金融从业经验的资深专家,不仅对行业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还连续多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积极建言。近期,他接受了专访,深入剖析了外资布局的新趋势、并购重组的产业价值,以及新基金的投资策略。
张懿宸指出,近年来外资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展现出显著的结构性调整。一方面,投资重心明显向科技创新领域转移。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科技领域取得全球领先优势,外资纷纷看好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这些领域的创新势能正推动中国制造实现更快创新、更优性能和更低成本的三重突破,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
另一方面,外资的投资逻辑也在深化,从单一的财务投资转变为深度的价值共创。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外资通过技术创新、本土化合作和生态构建,深度融入产业各环节。跨境并购中的“双主场”模式也日益普遍,外资企业在中欧两地生产和研发布局,既服务欧洲市场,也承接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出海配套。
张懿宸认为,外资深度参与中国热门产业升级,主要源于对中国市场长期价值与前景的坚定信心。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持续扩大的内需潜力,对外资形成强劲吸引力。在政策制度方面,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外商准入条件,增强了外资在华发展的信心。
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枢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产业配套与供应链优势显著。这些优势使得中国成为外资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也为中国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并购重组正成为推动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的核心引擎。随着并购支持政策的加速出台和并购交易活跃度的快速提升,国内并购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并购重组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国资设立并购基金渐成趋势,通过资本力量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强链补链。
并购参与主体也更趋多元,上市公司、险资等纷纷入场,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资金,并开始从财务投资转向长期性产业投资,深化与实体产业的绑定。并购重组不仅在传统产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跨行业并购和产业链整合,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运营效率;还在新兴产业发展中,高效整合关键技术与优质资源,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效率。
近期,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顺利完成关账,募资规模超过45亿元。该基金将延续信宸资本以控股型并购为主的一贯思路,聚焦消费品及服务、医疗健康及保健、商业服务、科技及先进制造四大核心赛道,通过跨国企业分拆、私有化机会和解决资本市场堵点等策略,系统布局并打造产业生态圈。
从宏观角度看,私募股权市场与并购交易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它们不仅畅通资本退出渠道,加速资本循环,还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为被投企业提供战略与数字化赋能。同时,它们还积极投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赋能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助力上市科技企业整合核心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