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8月6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长城军工已迈过七个年头。上市首日,该公司以4.8元的收盘价亮相,市值定格在34.76亿元。时至今日,其市值已跃升至309.32亿元,实现了近8倍的增长。
长城军工的业务布局涵盖军品与民品两大领域,其中军品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而言,军品业务涉及迫击炮弹、光电对抗装备、单兵火箭、引信、子弹药以及火工品等多个系列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总装与销售。在公司的产品结构中,特品装备制造占比高达71.81%,预应力锚具及其他产品则占据24.97%的份额。
回顾长城军工的上市历程,2018年该公司便实现了0.9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然而,截至2024年这一完整财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却转为了-3.63亿元,累计降幅高达470.69%。在这七年间,长城军工仅在2024年这一年出现了亏损。
从营收层面观察,长城军工在2020年实现了15.86亿元的营收,尽管在2021年达到峰值,但随后几年却呈现出下滑趋势,至2024年营收已降至14.30亿元。而在利润方面,公司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长城军工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但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却变为了-3.63亿元,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恶化。
尽管在业绩上遭遇波折,但长城军工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颇为亮眼。自上市以来,其市值实现了持续增长,反映出投资者对军工板块的持续关注和青睐。特别是在2025年8月5日,长城军工的市值达到了历史巅峰的309.32亿元,股价也相应攀升至42.71元。截至当日收盘,该公司的股价与市值均保持在这一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