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富豪柳敬麒以不低于7.15亿元的价格,通过精心策划的“三步战略”,成功掌握了被誉为“金刚线第一股”的三超新材的控制权。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还激发了关于三超新材未来是否将迎来光伏资产注入的诸多猜测。
柳敬麒,这位“80后”的企业家,目前还是光伏组件领域的新兴势力博达新能的实控人。博达新能在业界以黑马姿态著称,即便在光伏产业整体陷入低谷、众多龙头企业面临亏损的艰难时期,它依然保持了盈利状态。
根据三超新材发布的公告,柳敬麒的“三步战略”具体包括:首先,通过无锡博达合一科技有限公司(博达合一)与三超新材的控股股东及主要股东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受让大量股份;其次,博达合一与这些股东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确保博达合一成为新的控股股东;最后,博达合一还将认购三超新材的定增股份,进一步巩固其地位。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博达合一将持有三超新材约3146.04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均达到24.8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二期股份交易的具体价格尚未确定,但根据第一期股权交易和定增的规模,博达合一的累计投入预计已超过5亿元。加上预计不低于2.14亿元的第二期交易作价,柳敬麒为拿下三超新材控制权所付出的总金额将不低于7.15亿元。
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光伏金刚线企业,三超新材近年来深受光伏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其业绩在2024年跌至谷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滑27.49%,归母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达到了亏损1.41亿元的状态。这一颓势与上一轮周期中的困境相似,2018年受“531光伏政策”影响,三超新材也曾陷入亏损。
与此同时,博达新能作为柳敬麒的主要业务平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家公司专注于光伏组件、电池片及硅片的研发和生产,以其全球化供应链整合能力和海外市场布局为特色。博达新能不仅在国内拥有生产基地,还在越南、印尼和埃及等地设有海外制造产能,其中在美国市场已累计交付超过10GW光伏组件。
尽管博达新能在光伏产业低谷期依然保持盈利,但其盈利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高价值布局。这一点在博达新能董事长柳敬麒的致辞中得到了印证,他强调公司深耕海外高价值市场,深度布局海外产业链制造。
对于三超新材易主后是否会迎来光伏资产注入的猜想,博达新能相关人士在公告发布当晚即予以澄清,表示柳敬麒的投资平台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并不涉及博达新能或相关业务。这一回应虽然平息了部分猜测,但业界对于三超新材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并未因此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