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8月5日的股市交易中,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微幅下滑0.08%,呈现出成分股涨跌参半的格局。其中,思特威以3.28%的涨幅领跑,紧随其后的是华虹公司,上涨3.22%,南芯科技也实现了2.46%的增长。然而,东芯股份则成为领跌股,思瑞浦和富创精密同样出现下跌。
科创芯片ETF(588200)在此期间进行了调整。从流动性角度看,该ETF在盘中换手率达到了2.21%,成交额高达6.90亿元。回顾过去一年,科创芯片ETF的日均成交额达到24.34亿元,在同类基金中位居榜首。
在规模方面,科创芯片ETF在近两周内实现了显著增长,规模增加了4.30亿元,同样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领先。从份额角度看,该ETF在近一个月内份额增长了6.63亿份,同样位居可比基金之首。
在资金流入方面,科创芯片ETF在近21个交易日中有13天实现了资金净流入,累计吸引资金9.12亿元。融资数据显示,科创芯片ETF的最新融资买入额达到1.20亿元,融资余额为15.15亿元。
从业绩表现来看,科创芯片ETF在过去一年内净值上涨了65.3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该ETF的排名为165/2948,处于前5.60%的位置。自成立以来,科创芯片ETF的最高单月回报达到了25.18%,最长连续上涨月数为4个月,累计涨幅为36.01%,上涨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8.19%。
政策方面,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近日发布了关于“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该通知旨在通过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上海信息通信业和人工智能(AI)的双向赋能,助力打造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在投资策略方面,中信证券发布了半导体行业2025年下半年的展望。报告指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领域表现强劲,泛工业领域也开始复苏。展望未来,AI将成为半导体产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中将受益匪浅,其投资逻辑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云端关注国产化替代,终端则关注下游增量。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恒玄科技、华海清科和思特威,这些权重股合计占比达到了57.59%。
对于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来布局国产芯片的投资机遇。以上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谨慎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