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舶业的最大规模重组案正步入关键阶段。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近日宣布,将由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通过发行A股的方式实施吸收合并。此次交易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并申请从上交所退市,其股票自2025年8月13日起将停止交易。
据悉,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专注于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业务,旗下囊括了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知名企业。而中国重工则在舰船研发设计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业务覆盖海洋防务、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等多个板块。
回溯历史,201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合并为中国船舶集团,两家上市公司因此产生了高度的业务重合与同业竞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船舶集团早在2019年就承诺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相关资产与业务的整合。在此背景下,2024年9月,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正式启动本次吸收合并。
交易方案显示,中国船舶将以向中国重工的全体股东发行A股的方式完成合并。双方换股价格分别为37.84元/股(中国船舶)和5.05元/股(中国重工),换股比例为1:0.1335。经过权益分派调整后,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取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交易总额高达1151.50亿元。
从规模上看,根据2024年的财务数据估算,合并后的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手持订单数量也将位居全球首位。以手持订单为例,截至2024年末,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分别持有价值2169.62亿元和2337.68亿元的订单,合并后的公司将遥遥领先于其他全球造船企业。
财务数据显示,中国船舶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在16.8亿元至18.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超过227.71%至261.76%。截至最近交易日收盘,中国船舶股价为38.25元/股,总市值达到1710.75亿元。而中国重工在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至12.5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截至8月4日收盘,中国重工股价报4.68元/股,上涨1.08%,总市值为1067.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