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白酒企业纷纷“降度”,是迎合趋势还是寻求新增量?

   时间:2025-08-04 15:01:58 来源:《中国报道》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白酒行业,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面对市场需求疲软与库存积压的双重挑战,众多白酒企业纷纷寻求突破,以期在存量竞争中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在此背景下,低度白酒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酒鬼酒等知名品牌纷纷加入低度白酒的行列。五粮液计划在9月推出29度的“一见倾心”系列,泸州老窖则已研发出28度的国窖1573,并正在测试16度和6度的版本。洋河与酒鬼酒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或升级了38度以下的白酒产品。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白酒行业正式迈入了“降度革命”的新阶段。

然而,低度白酒并非新鲜事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38度张弓酒问世以来,低度白酒已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始终未能撼动50度以上白酒的主流地位。此次“降度革命”与以往不同,它是在政策压力、代际更替和技术迭代的共同作用下,白酒企业主动求变、寻找产业增量的结果。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白酒行业正面临市场遇冷的困境。77%的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降温,悲观情绪持续存在。与此同时,白酒行业已从“企业主导”转向“消费者定义价值”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头部酒企亟需破局,而低度白酒被视为一个可行的创新方向。年轻消费者更易于接受低度酒,且低度酒的价格相对较低,出海也更为容易。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指出,白酒行业的“低度化”是长期趋势,而非阶段性现象。预计到2025年,低度白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年轻消费群体占比已达34%,其需求增长直接推动了行业的转型。随着公务接待禁酒令的冲击和健康理念的普及,低度酒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年轻群体“微醺”需求的核心载体。

然而,消费者对低度酒仍存在疑虑,担心度数降低会导致风味流失。但随着工艺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40度左右的浓香、清香白酒工艺已日趋成熟,呈现出“低而不淡”的口感。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企业纷纷采用先进的降度技术,如华罗庚“优选法”、微分子技术、冷冻过滤+老酒勾调等,以确保低度酒的风味与品质。

尽管低度酒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但并不意味着低度就等于年轻化。詹军豪强调,年轻市场需要超越“低度数”本身,构建技术、场景与情感价值等维度的壁垒。白酒品牌需用年轻人的语言重述传统价值,利用新媒体工具、跨界联名、潮玩包装等手段,让传统酿造工艺在年轻场景里焕发新生。

低度酒与高度酒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共存。高度酒坚守高端收藏与宴请场景,而低度酒则占据大众日常消费,形成“双轨并行”的格局。这一分化在终端市场已初现端倪,商务宴请中的混搭场景和家庭聚会中的多元选择,都印证了低度酒是对传统白酒品类的补充,而非颠覆。

当前,白酒业正经历代际交替、渠道交替和价值交替的三重重构。消费场景从“政务刚需”转向“悦己消费”,购买路径从经销商层层加价转向直播间一键到家,价值认同也从“越陈越贵”转向“越健康越酷”。低度酒的崛起,正是这一变革的缩影。它不仅体现了技术让风味民主化的结果,更是消费平权、文化多元、场景重构的集中体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