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环境持续动荡的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却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5004亿元,实现了5.8%的同比增长。面对国内外在产品标准、销售渠道以及市场需求上的显著差异,浙江成功打破了内外贸市场的界限,实现了“两个市场”的有效联通。
位于浙江湖州德清的一家电气公司,其产品原本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然而,随着外部需求的放缓和贸易壁垒的加剧,该公司的出口业务遭受了重创。面对这一挑战,企业迅速调整策略,提出了“稳定外贸,促进内销”的新方针。
浙江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彭苏富表示,相较于传统产品,国外市场对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国内市场则更加注重产品的体积、性能以及成本,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电力系统,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浙江省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的专项行动。湖州、德清等地的市场监管局迅速响应,联合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以及检验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包括标准解读、产品检测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指导。
湖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与合格评定处处长沈丽敏介绍,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快速通过强制性认证,他们特别开通了绿色通道,将认证时间缩短至一个月之内。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其能够更快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如今,这家电气公司的漏电保护器生产线已经全面启动,不仅能够满足国外的订单需求,而且国内的供货量已经超过了国外市场的两倍。据统计,截止到七月初,浙江省已经认定了1018家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这些企业在推动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