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3日消息,桃李面包,这家源自东北的烘焙巨头,近年来面临着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困境。据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79%,净利润为2.9亿元,微降0.6%。这一业绩表明,尽管桃李面包不断扩展区域产能,但并未如预期般实现增收和业绩增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出现双降,桃李面包仍决定向股东派发红利,总额达到1.92亿元,占当期公司净利润的66.21%。这一决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ITBEAR了解,桃李面包自2015年上市以来,在第一代掌舵人吴志刚的带领下,曾实现了营业收入的两位数增长。然而,自2019年吴志刚卸任,其子吴学亮接任董事长一职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开始放缓,净利润增速也在2021年进入下滑通道。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的营收和净利更是首次出现同比下滑,一改过去几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对于上半年的经营表现,桃李面包在中报中提到,公司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66亿元和3.72亿元,实现了微增。同时,公司还表示旗下多款新产品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及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中报数据显示,桃李面包的短期贷款规模达到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330.23%。其中,1.3亿元为信用借款,9780.69万元为供应链金融借款。在短期借款快速增加的同时,桃李面包仍然决定大比例分红,这一决策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桃李面包的主要产品为面包和糕点等短保产品,其保质期一般不超过15天,这严格限制了中央工厂的覆盖半径。因此,为了实现全国布局,桃李面包需要在全国各地建厂。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已有22个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在建生产基地项目5个,并建立了31万多个零售终端。
然而,新建产能并未有效带动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中报数据显示,华中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远低于东北地区的11.51亿元。而华南地区虽然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但营业利润却亏损895.20万元。这表明,桃李面包在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市场表现仍然偏弱。
偏弱的市场表现也导致桃李面包在华中区、华南区的产能利用率不高,分别为57.53%和57.85%,远低于华北区的81.19%和西北地区的79.10%。针对这一问题,桃李面包表示将针对不同市场进行区域性投放,以提高公司整体生产收益。然而,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非易事。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相对于桃李面包起家的北方市场,华东和华南市场不仅人力成本和其他渠道成本更高,而且面包消费习惯也与北方有着明显的差异。南方市场消费者对面包的口感、休闲和社交属性有着更为直接的需求,这对于长期坚持“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的桃李面包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尽管桃李面包加大了线上平台的营销推广力度,但其研发费用仅为1540.68万元,较上年同期还下滑了8.72%。下一步,桃李面包将如何实现南方市场“破局”和提高整体收益,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