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地产或将告别港股市场,其私有化进程已悄然启动。7月末,大悦城地产董事长姚长林签发公告,宣布董事会决定回购公司股份,并计划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作为商业地产领域的巨头,大悦城地产已在港股市场耕耘12载。此次私有化动作之大,令人瞩目。回购涉及股份总数高达47.3亿股,预计最高耗资约29.32亿港元,回购完成后所有股份将被注销。这一举措意味着,大悦城地产将几乎全资并入其母公司大悦城控股,中粮系两大地产平台将从“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
资本市场的反应迅速而积极。私有化公告发布后,大悦城地产在复牌首日股价大涨45.95%,市值飙升至77亿港元。此次回购股份的溢价幅度高达67.57%,较公告前一个交易日的股价高出不少。这反映出大股东对当前市况下私有化的决心和对股东利益的考量。
大悦城地产私有化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一方面,公司股价长期低迷,流动性承压,限制了其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大悦城控股的并表子公司和商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悦城地产的私有化将有助于简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私有化后大悦城控股的持股比例将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厚其权益,有利于改善财务表现。
姚长林作为此次私有化交易的核心操盘人,自2024年中接任大悦城控股、大悦城地产董事长以来,便肩负着破局的重任。他坦言,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需要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私有化正是他为实现公司战略转型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悦城地产的商业资产价值斐然,拥有或管理着多个知名商业项目和奢华酒店。这些购物中心主要布局在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运营表现强劲,为母公司贡献了大量业绩。私有化后,这些优质资产将全额注入大悦城控股,有望显著改善其财务状况。
大悦城地产在2024年已经实现了业绩回暖,营收大涨近五成。其业务涵盖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经营、管理输出等多个板块,其中物业开发收入占比超过七成。公司开发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年租金收入超过40亿元,现金流平稳,毛利率保持在高位。
对于姚长林而言,将大悦城地产纳入母公司不仅有利于加强业务协同,还能进一步挖掘公司的资产价值。他强调,公司在2024年将商业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并确立了“1123战略体系”,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商业板块来助力公司穿越周期。私有化正是这一战略体系的重要一环。
大悦城地产还通过资本运作进一步打通了业务闭环。2024年9月,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功募资48亿元。这一操作不仅为公司带来了资金支持,还使其资本循环更加顺畅。
大悦城地产的私有化进程是大股东在当前市况下做出的明智决策,旨在简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改善财务状况并挖掘资产价值。随着私有化的推进,中粮系两大地产平台将实现更加紧密的协同作战,共同应对市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