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一位来自安徽宣城郎溪县的14岁少女小范,以其独特的商业眼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暑假期间,她通过摆摊售卖沙滩玩具,短短25天内赚取了2000元的收入,这一事迹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故事的起因源于一次偶然的公园之行。小范注意到,公园内的沙滩区域总是聚集着众多小朋友,而其中一些孩子因为没有带玩具而向父母撒娇要求购买。这个场景激发了小范的灵感,她认为在这里摆摊售卖玩具定能吸引顾客。
小范的想法得到了父亲范先生的全力支持。范先生随即采购了一批沙滩玩具,供女儿在公园内摆摊销售。7月3日,小范的“创业之旅”正式开启。第一天,她就收获了几十元的收入,第二天更是增长到了100多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范的生意愈发红火,最高峰时一天的销售额达到了300多元。
尽管面临高温酷暑,小范却从未退缩。每天傍晚5点半到晚上9点,她都会坚守在摊位前,与顾客热情交流。在25天的摆摊生涯中,除了一天因下雨中断外,她从未缺席。最终,小范凭借自己的努力赚取了2000多元的收入。范先生将女儿数钱的瞬间拍成了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没想到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视频中,桌上摆满了现金,小范兴奋地数着钱,画面十分温馨。然而,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在移动支付如此普及的今天,为何视频中的交易都是现金。范先生解释说,为了方便女儿理解和体验赚钱的过程,他每天都会将收到的电子支付款项换成现金交给女儿。面对质疑,他在评论区进行了耐心解释。
范先生表示,让孩子摆摊的初衷是为了锻炼她,让她了解做生意的不易和赚钱的艰辛,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事实证明,这次经历让小范变得更加理解父母,也让范先生感到十分欣慰。然而,随着视频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了这个商机,小范的竞争对手也逐渐增多。
面对竞争压力,小范的生意大不如前。范先生计划卖完剩余的货物后,就不再让孩子继续摆摊。尽管如此,小范的这次经历仍然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暑期实践与财商教育的广泛讨论。教育专家指出,这种体验式教育远比说教更有效,它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商业技能、培养抗挫折能力。
小范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智慧引导者的角色,既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又让她自然体会到市场规律。这种教育方式值得其他家长借鉴。随着暑假经济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尝试各种社会实践,这些经历正在重塑他们的成长轨迹,让他们更早地接触和了解真实的社会运作。
然而,专家也提醒家长们,在鼓励孩子们尝试的同时,要注意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孩子们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毕竟,培养财商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非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小范的摆摊经历虽然因竞争而受到影响,但相信这段宝贵的成长经历将成为她人生道路上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