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模型IPO暗战:MiniMax与智谱谁将问鼎“中国第一股”?

   时间:2025-08-01 18:50:00 来源:投中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公司的上市之路正悄然成为新的焦点,尽管其光芒在一定程度上被具身智能的迅猛发展所掩盖。两年前,大模型公司还站在行业的金字塔尖,享受着资本和舆论的双重追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的关注点逐渐从融资纪录转向了公司内部的变动和业务调整。DeepSeek的火爆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大模型创业公司的市场降温,就连DeepSeek R2的发布进度也未能如期而至,市场的热情似乎也随之冷却。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大模型创业公司的竞争却远未停歇。7月28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位投资人透露,MiniMax有望成为中国基础大模型公司的上市第一股。这一消息无疑为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不仅如此,MiniMax近期还频频成为舆论的焦点。在WAIC期间,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紧随图灵奖得主Geoffrey Hinton之后,成为大会主论坛的演讲嘉宾,赚足了眼球。闫俊杰与NVIDIA创始人黄仁勋的合照以及两人会面交谈两小时的传闻也在业内广泛传播,被视为黄仁勋对MiniMax看好的信号。

本月中旬,有报道称MiniMax完成了最新一轮近3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超过40亿美元(约287亿元人民币)。而在短短一个月内,MiniMax还发起了一场“技术发布周”,推出了一系列密集的产品,包括开源模型MiniMax-M1、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等。低调的MiniMax突然如此高调,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MiniMax的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或许意味着公司在研发、产品和融资上重新找回了节奏,同时也保持着对外界的吸引力。然而,在这场暗战中,上市无疑是最终的目标。事实上,这场竞争早已悄然展开,智谱和MiniMax作为成立较早且满足经营满三年门槛的两家公司,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今年4月,智谱已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计划于2025年10月完成辅导计划,拟在A股上市。而MiniMax虽然传出上市消息的时间稍晚于智谱,但据接近MiniMax的投资人透露,其内部早已启动了上市准备工作,进度并不慢。两家公司都在为争夺“中国大模型第一股”的头衔而暗自较劲。

那么,为什么大模型公司如此急于上市呢?首先,尽管这些公司并不缺钱,但上市带来的市场地位和融资渠道拓宽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在Deepseek的冲击下,国内大模型公司迎来了快速的去泡沫阶段,估值普遍下降。而进入二级市场后,作为稀缺标的,“第一股”将享受高溢价,带来更高的市值和市场地位。

其次,大模型公司也在争抢一个上市的窗口期。一旦错过,后续的机会将越来越少,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这一点从今年茶饮上市公司的表现就可以看出,除了蜜雪冰城外,鲜有能保住上市当天收盘价的。因此,对于大模型公司来说,早上市意味着更多的优势和机会。

MiniMax的故事始于2021年底,其创始人闫俊杰曾在商汤科技任职,并参与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研究。他创办MiniMax的初衷是源于外公想写回忆录却不会打字的经历,这让他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闫俊杰选择了一条既做模型又做产品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也为MiniMax带来了独特的竞争力。

自成立以来,MiniMax推出了一系列C端产品,并在细分领域成长为头部。同时,在模型侧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发布了多个大模型。今年以来,MiniMax更是加大了技术品牌的优先级,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技术成果。这些努力无疑为MiniMax的上市之路增添了更多的筹码。

在融资方面,MiniMax虽然一直保持着低调,但其融资历程却十分亮眼。据投资人确认,MiniMax已完成了七轮融资,参与的投资方包括国资、市场化机构和美元基金等。这些资金的注入为MiniMax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目前,智谱和MiniMax代表着大模型领域的两种不同选择和发展路径。尽管两者在业务上没有绝对的竞争性,但都在为争夺“中国大模型第一股”的头衔而努力。无论最终花落谁家,这都将是中国大模型领域的一次胜利,也是行业期盼已久的成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