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在悄然兴起——大单品时代。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商超的竞争格局,更深刻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
近期,山姆超市因下架部分自营商品并引入好丽友派,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讨论。而另一边,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名的“自由爱”白酒,却以200元的价格定位,剑指10亿年营收大关。这一退一进之间,中国商超自有品牌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山姆超市的举动或许让部分消费者感到失望,但胖东来、盒马、奥乐齐等商超却用一系列爆款证明,消费者追求的不仅仅是低价,更是那份“闭眼买也不踩雷”的品牌信任。从9.9元的白酒到200元的联名款,从基础日用品到轻奢酒饮,商超自有品牌的战场,已经悄然从价格竞争转向了价值竞争。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优质自有品牌买单,更有62%的人认为自有品牌已经能够替代同质化严重的品牌商品。这场由严选单品引领的零售变革,正悄然改写中国商超的竞争规则。
回顾过去,自有品牌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10年代,传统线下运营商超品牌如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华润等,都已拥有自营品牌,主要以生活基本用品为主。然而,当时的自营商品主打性价比,虽然价格较低,但质量参差不齐。
如今,中国自有品牌市场已逐渐成熟。沃尔玛中国CEO朱晓静曾表示,沃尔玛中国的商品逻辑已转变为“精选SKU、单品驱动”。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商超对质量的重视,更反映了消费者对品质需求的提升。
胖东来无疑是这一趋势的佼佼者。除了“自由爱”白酒外,其DL精酿小麦啤酒、自营茶叶以及大月饼等单品,都成为了消费者追捧的爆款。胖东来超市板块销售额的迅猛增长,正是大单品战略的成功体现。
盒马与麦德龙同样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盒马自有品牌的SKU超过1200个,销售占比高达35%,其中榴莲千层蛋糕、草莓盒子蛋糕等爆款频出。麦德龙则通过规模化集采降低中间成本,其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超过20%,网红鲅鱼水饺的销售额更是普通水饺的20倍。
那么,这些大单品是如何炼成的呢?关键在于对成本和利润的精准管控,以及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盒马通过“盒马村”直控草莓供应,从源头保障草莓盒子蛋糕的品质与成本。奥乐齐则通过精简SKU、提高自有品牌占比,实现了低价与高品质的完美结合。
打造大单品还需要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胖东来通过“透明供应链”和自建检测中心,树立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这种信任一旦形成,就能转化为高转化率,形成口碑与销量的良性循环。
在消费理性化与品质需求并存的当下,大单品战略无疑成为了商超突围的关键。这一战略不仅要求商超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掌控力,更需要在品质信任与消费场景捕捉上持续积累与创新。
随着永辉等传统商超也开始加快自有品牌建设的步伐,中国商超自有品牌的发展已然迈入新的阶段。这场围绕大单品的商业博弈,不仅考验着商超的管理智慧与创新能力,更将深刻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