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产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总收入下滑23.07%,至49.6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5.41亿元)。其中,物业租赁收入微跌2.95%,达到46.7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2.76亿元)。
从物业项目的表现来看,上海恒隆广场的租赁收入保持稳定,而港汇恒隆广场则实现了1%的小幅增长。在无锡、昆明和大连的恒隆广场表现尤为亮眼,收入分别增长了8%、7%和10%。然而,武汉恒隆广场和沈阳市府恒隆广场却遭遇了较大挑战,跌幅分别达到36%和37%。
尽管面临运营上的重重挑战,恒隆地产并未放慢新项目投资的步伐。据最新消息,恒隆地产计划从2028年4月起租赁杭州武林商圈内的杭州百货大楼南、北楼物业,租期长达20年。起始租金为每季度3750万元,即每年1.5亿元,租金每隔三年递增4.5%。不过,该交易目前尚未在杭州百货大楼母公司百大集团内部获得完全批准,仍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若交易成功,杭州恒隆广场将新增约4.2万平方米的零售面积,较现有规模提升40%。目前,杭州恒隆广场的预租出率约为77%,计划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分阶段开业。相比之下,武汉恒隆广场和沈阳市府恒隆广场的出租率分别为88%和86%,而上海恒隆广场则高达98%。
整个高端零售行业的现状也不容乐观。LVMH集团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4%至420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跌22%至57亿欧元。同期,开云集团收入下跌15%至37亿欧元,而爱马仕集团在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增长仅为1.5%。
回顾过去,恒隆地产前董事长陈启宗曾在2020年财报中提到,杭州和成都至少能容纳四家路易威登门店。然而,时至今日,杭州和武汉分别仅开出了三家和两家路易威登门店,原计划在武汉SKP开出的第三家门店至今仍以快闪店形式运营。
正在建设的杭州恒隆广场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尽管位于传统的武林广场商圈,但三面被楼宇包围,展示外立面有限,可能影响客流量和品牌租赁意愿。因此,恒隆地产不惜重金租赁杭州百货大楼铺面,以获取超过百米的沿街外立面,提升客流通达度。
一位商业地产咨询师指出,此次租赁的核心收益在于弥补杭州恒隆广场沿街店铺曝光面积的不足。在奢侈品招商竞争激烈的当下,充足的展示面积和优越的商业位置将成为吸引顶级品牌入驻的关键。两处新增物业将使杭州恒隆广场的总零售面积达到约14万平方米,提供更多空间和商铺供租赁。
武林商圈内竞争异常激烈。除了拥有香奈儿、路易威登和爱马仕等头部奢侈品牌的杭州大厦,以及以美妆销售闻名的武林银泰百货,杭州恒隆广场还需面对杭州万象城和湖滨银泰等商圈的分流压力。杭州SKP等高端商场的建设也在进行中。
杭州消费者反映,杭州大厦品牌种类齐全但建筑老化,并非年轻消费者的首选。而杭州万象城和湖滨银泰则分别吸引了新财富群体和网红打卡人群。伴随着奢侈品牌扩张步伐的放缓,要吸引其入驻开设二店并非易事。因此,恒隆地产的入局能否为武林商圈带来转机,还需看其能否引进具有市场号召力的首店品牌和独家业态,以及能否通过创新的商业运营模式重塑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