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豪华车市场变局:BBA主导地位动摇,新能源品牌崛起挑战传统

   时间:2025-07-28 12:33:0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一项关于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公告,宣布将起征点从原有的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并定于2025年7月20日正式施行。这一政策变动,无疑将对价值百万以上的超豪华汽车市场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对定价机制及未来销量预期方面。

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以外资豪华品牌为主的燃油车及高端进口车市场。然而,由于超豪华车市场相对小众,此次调整对50万元及以下的主流豪华车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主流豪华品牌面临的挑战更多来自能源转型和智能化趋势所带来的行业剧变。

长久以来,以奔驰、宝马、奥迪(BBA)为代表的传统豪华车企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一度超过八成。但自2010年起,尤其是2021年以后,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自主豪华车品牌迅速崛起,而传统合资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则持续缩减。

数据显示,中国豪华车市场在2016年至2024年间实现了显著增长,销量从145万辆增加至511.3万辆,市场渗透率从不足6%跃升至18.5%。然而,这一增长红利的主要受益者已悄然变化。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进程中表现滞后,新能源车型的市场渗透率普遍低于平均水平,大多在10%以下。相比之下,自主高端品牌聚焦于新能源市场,依托本土化优势,在电动化平台布局上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新能源豪华车市场的整体渗透率从2020年的10.8%迅速提升至2024年的60.8%,其中自主品牌贡献了超过八成的份额。这一变化预示着豪华车行业将持续向智能化和电动化方向演进。

BBA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遭遇挑战。尽管在2016年至2022年期间,BBA的年销量稳定在60万辆左右,占据市场五成以上份额,但从2023年起,这一格局开始快速重构。BBA的销量增幅放缓,市场占比逐年下降。2024年,宝马、奔驰、奥迪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市场份额收窄至35%。而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更加严峻,宝马、奔驰、奥迪的销量同比大幅下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新能源高端品牌正快速崛起。理想汽车年销量从2022年的13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50多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已达20.4万辆,占据豪华车市场近10%的份额。问界品牌也在短短几年内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近三倍至39万辆。红旗品牌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产品线转型成功,2024年销量攀升至41万辆。智界、方程豹等新兴品牌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份额争夺的核心在于对能源转型和技术变革的应对策略差异。传统豪华车长期依赖的燃油动力技术和机械制造优势,在电动化浪潮中成为转型的阻碍。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在动力系统、电池管理、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转型步伐滞后于自主品牌。

尽管BBA近年来也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但早期产品大多基于原有燃油车平台改造,竞争力不足。即使后来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也因错失市场窗口期而未能取得理想成绩。相比之下,理想、问界等自主品牌更早应用全新电动化架构,配合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显著提升了用户对新兴新能源高端品牌的认知度。

传统豪华车市场份额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竞争本质的深刻转变。过去,机械素质、品牌积淀和工艺水准是衡量豪华车的核心标准。然而,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这些传统优势难以维持豪华车的长期领先。新一代消费者对汽车豪华感的认知已从单一的机械价值向智能价值、服务价值和可持续价值扩展。

新生代豪华车用户更关注拥车体验,将先进技术与优质品牌体验视为豪华品牌的核心属性。购车因素中,驾驶乐趣成为首要动机,超越了社交和身份象征需求。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健康座舱、车内空气质量等体验要素也成为判断豪华感的重要标准。

这一趋势的转变,为起步于新能源赛道并在智能化布局上更为激进的自主高端品牌构建了差异化优势。在25万元及以上价格区间,理想、问界等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年销量已与二线头部豪华品牌形成竞争态势,甚至有赶超BBA之势。在百万级市场,仰望U8、尊界S800等车型也能与同级代表性产品展开竞争。

面对能源转型和智能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传统豪华车品牌如BBA等已采取行动,推动专属电动化平台产品的落地,加强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合作。然而,技术合作的效果需要时间验证,且仅是破局策略的一个维度。如何将传统优势与新能源理念、智能体验有机结合,重新赢得用户对品牌的独特认知,才是关键所在。渠道与用户触点的转型同样重要,传统4S店体系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用户的需求,直营模式、数字化营销、在线OTA服务等手段成为新趋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