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场特别论坛——“AI与绿色低碳发展”吸引了众多目光。此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迅速扩张所带来的算力能耗问题,集中探讨了如何实现算力与电力的和谐共生,推动可持续发展。
论坛现场,专家们纷纷发表见解。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指出,全球经济正在向依赖清洁能源和核心技术的模式转变,而人工智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另一位院士黄震则分享了中国在AI赋能能源绿色转型方面的探索路径,他预测未来的能源体系将深度融合绿色低碳与数字智能化两大趋势。
面对“AI能源悖论”,即人工智能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与其推动绿色转型的目标之间的矛盾,论坛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专家们建议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入手,通过优化算法训练高效模型减少算力消耗,同时采用液冷等先进技术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在能源保障方面,发展长时储能技术,确保AI算力中心能稳定使用绿色电力,并具备电网调度功能。
论坛还强调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量化评估企业的绿色绩效,可以引导资本市场更多地支持绿色转型项目。在系统集成方面,论坛发布了“能碳智算中枢”这一核心成果,旨在实现能源流、碳流和数据流的一体化协同管理和全局优化,标志着从分散应用到系统性顶层设计的跨越。
论坛上,与会者一致认为,AI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结合是解决全球能源环境挑战的重要途径。中国提出的“中国智慧”和系统性实践路径,为全球AI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方案,彰显了推动智能与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行动的号角,它将引领AI与绿色低碳领域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