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6月份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稀土磁体量达到了352.8吨,与前一个月相比激增了660%,这一增幅几乎达到了7倍。
分析这一激增现象背后的原因,首要因素在于今年4月中国对稀土产品的出口管制进行了调整,新增了几种稀土产品至出口管制清单中。由于出口许可证的审批流程需要时间,导致5月份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出口量大幅下降至46吨,同比降幅超过90%。
进入6月份,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鉴于中重稀土在民用领域的持续需求增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确保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快了稀土出口申请的审批速度。这使得更多出口商获得了批准,从而在5月份的低基数上实现了环比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美国企业为了规避供应链风险,开始积极囤货。过去两个月中,由于稀土短缺,美国多家汽车制造商遭受重创,部分生产线被迫暂停。随着中美阶段性贸易协议的达成,相关限制逐步解除,美国企业迅速行动,大量进口稀土以应对潜在供应不足的问题。
稀土被誉为“工业味精”,虽然用量不大,但应用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军工设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稀土原矿并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提纯精炼技术。中国在全球稀土磁体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中重稀土领域,更是拥有绝对的产业链优势。
鉴于稀土在军事领域的特殊用途,其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并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中国近年来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这一管制措施包括制定了一系列新规则,明确规定了稀土的出口数量和方式,定向用于民用领域,严禁用于军用。同时,中国还建立了全流程跟踪溯源机制,以确保战略矿产和相关技术不会非法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