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险资频繁举牌上市公司,“资产荒”下权益投资成新宠?

   时间:2025-07-23 09:36:43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动作频频,特别是自7月份以来,已有四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

7月22日,中邮人寿对外发布消息,正式举牌绿色动力环保的H股。这是本月内第四起因险资举牌而发布的上市公司公告,此前泰康人寿、信泰人寿和利安人寿分别举牌了峰岹科技H股、华菱钢铁和江南水务。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资产荒”现象愈发显著,这无疑增加了险资在投资端的压力。因此,险资开始更加重视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试图通过举牌并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方式,将这些资产纳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的资产范畴,以此来平滑利润波动。

据统计,中邮人寿此次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其持股的账面余额约为0.941亿元,占该公司二季度末总资产的0.014%,这一比例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节奏明显加快。截至7月22日,今年险资已经完成了21次举牌,远超去年同期的5次。若以险资首次举牌上市公司的交易日为计算基准,今年已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些被举牌的上市公司中,超过九成在被举牌后的股价实现了上涨,这意味着持股至今的险资机构已经获得了浮盈。

然而,回顾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险资举牌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15年至2023年,险资举牌前的上市公司股票约有七成在举牌前一年实现了上涨,最高涨幅甚至达到了601%。但举牌后,这些股票的股价整体表现则相对一般,超过六成的股票在重仓持有期内下跌,最大跌幅甚至达到了年化91%。这种举牌前后的股价表现差异,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对于未来险资举牌的趋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将持续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资产荒”现象使得险资为了获取合意的投资收益率,必须更加重视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另一方面,从会计角度出发,将举牌标的纳入FVOCI资产计量,有助于减少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对险资利润的影响。

一家大型险资机构的投资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单纯依靠加大债券投资已经难以匹配险资的负债端成本要求。因此,险资必须更加重视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同时,考虑到权益资产的长期回报更优,但波动也更大,我们在权益资产配置上秉持‘类固收’投资策略,主要选择高股息资产进行投资。”

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还指出,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对股息率的要求明显提升。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率下行使得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股息来支撑现金收益。因此,被投公司主要集中在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盈利能力稳定、分红率较高的行业。同时,由于港股相较于A股具有更低的估值和更高的股息率,因此更受险资的青睐,被视为长期持有的红利标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