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山东饲料龙头跨界并购养殖企业,是科学转型还是豪赌未来?

   时间:2025-07-22 21:46:1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黄河三角洲的广袤原野上,风轻轻吹过连片的猪舍,这里正酝酿着一场由山东饲料巨头邦基科技引领的产业变革。今年6月,邦基科技(603151.SH)宣布了一项重大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Riverstone Farm Pte.Ltd.旗下的6家农牧公司以及派斯东畜牧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控股权。

这一举动发生在饲料行业步入低谷之际,不禁让人好奇,邦基科技为何要选择向下游养殖环节拓展?经过深入调查,这场跨界之举背后,隐藏的是一场旨在穿越猪周期的行业进化论,即从单打独斗向合作共赢的转变。

在资本市场,每一笔重大交易都如同一场精密的赌博。饲料行业的同行们经过测算认为,若此次交易成功,“饲料基地+子公司”的模式落地后,养殖户每头猪的饲料成本有望降低80元。然而,邦基科技此次交易的对价预计将达到至少6亿元,这无疑是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豪赌。

瑞东农牧,一个外资背景的企业,在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上扎根已有十余年。从母猪繁育到商品猪育肥,他们在沾化、无棣、利津三县区建立了多个现代化猪场。然而,近日却传出瑞东农牧欲“卖身”的消息,这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实际上,早在2017年,A股上市公司得利斯就曾计划收购Riverstone在山东的生猪养殖业务及资产,但因双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而终止。如今,尽管中国养猪业经历了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但瑞东农牧的估值却大概率已经超过了8年前的预期。

对于卖家出手的原因,瑞东农牧方面始终保持沉默。记者多次走访其办公场所和养殖场,均未得到明确答复。然而,从一些细节中或许可以窥见一斑。近年来,山东养猪业经历了两次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母猪和仔猪的损失惨重。这导致山东的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而外来仔猪则成为了抢手货。

在这样的背景下,瑞东农牧的母猪养殖业务虽然曾是其骄傲,但在行业变局中却成了多余的负担。随着养猪业南繁北育趋势的兴起,山东母猪场的存栏量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对于瑞东农牧而言,或许出售资产成为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与瑞东农牧的沉默不同,邦基科技对于此次收购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他们看好瑞东农牧的猪场业务水平,尤其是母猪养殖的优势,以及干净的资产状况。对于邦基科技而言,这笔交易将打通饲料生产与下游养殖,形成内部闭环供应链,从而提高产业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饲料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空间一路收缩。邦基科技也不例外,其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因此,通过收购瑞东农牧等养殖企业,邦基科技希望能够掌控更多的苗源,从而对产业链有更强的掌握能力,并平滑市场风险。

内部养殖产能将成为邦基科技饲料业务的重要消化渠道,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在散养户退出、大型养殖企业自建饲料厂致外销萎缩的背景下,这为邦基科技的饲料业务提供了确定性需求的“蓄水池”。

然而,这场变革并非没有风险。生猪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尽管短期内每头猪能节省80元的饲料成本,且稳定苗源可快速提升盈利,但长期来看,“饲料+养殖”闭环能否真正抵御周期波动仍是一个未知数。

邦基科技作为饲料行业的“工业基因”闯入养猪赛道,能否适应农业的周期规律也是一个考验。他们需要像黄河三角洲的芦苇一样,既保持效率优势,又顺应周期变化。同时,瑞东农牧的外资管理模式与邦基科技的民营机制之间的磨合也是一个挑战。

尽管如此,邦基科技仍然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他们希望通过掌控“饲料—养殖”产业链的话语权来增强竞争力,并在山东放养模式从“零散合作”走向“生态整合”的过程中抓住机遇,从“饲料供应商”升级为“养殖生态主导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