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在苹果放弃之地,中国科技企业书写新篇章

   时间:2025-07-22 18:36:32 来源:观察者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全球科技界传来一则重磅消息,美国苹果公司悄然宣布终止其长达十年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泰坦计划”,并将部分项目团队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这一变动立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更是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对此事的震惊。

就在苹果公司宣布放弃造车计划的同时,小米却在汽车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仅仅一个月后,小米便推出了其首款智能电动汽车SU7,并在一年多后成功上市了第二款新车YU7。这款5座SUV在上市仅3分钟内,预订量便突破了20万份,创造了业界新纪录。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小米的造车之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小米在手机制造商“跨界”造车的竞争中,成功地在苹果的“败退之地”站稳了脚跟。不仅如此,小米还计划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未来几年内将海外门店数量从几百家扩展至1万家,用于展示其智能新车和消费电子产品。

小米的崛起势头近年来十分迅猛。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销量紧随苹果和三星之后;同时,小米还推出了涵盖空调、扫地机器人、电动滑板车、电视等多种智能互联设备,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在经历了2022年的短暂低迷后,小米去年营收增长了35%,市值一度达到1.54万亿港元。

特别小米的第二款电动车YU7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小米实现了苹果未能达成的目标。苹果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历经十余年却最终放弃。而小米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仅在过去15个月内便在中国投放了超过30万辆电动车,未交付的订单积压量甚至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消化。

小米的成功并非偶然。据内部人士透露,小米创始人雷军亲自挂帅造车项目,并推动公司运营模式进行深度变革。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监管严格,小米选择在北京自建电动车工厂,并持续扩建。这一模式也被复制到其他业务中,小米开始在北京另一工厂自主生产智能手机,并在武汉建设新工厂生产其他智能互联设备。

小米还充分利用了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粉丝效应。雷军的个人魅力与小米的营销策略相结合,帮助小米在电动汽车领域迅速扩张。即便在遭遇“智驾”事故后,小米的新车市场热度依然不减。小米宣称,其全球设备的月活用户数已达7亿,其中相当一部分用户会直接在小米应用上购买产品。

小米的造车之路也恰逢其时。中国拥有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小米造车提供了坚实支撑。从吸纳顶尖人才到降低造车成本,再到高效的工厂审批与建设效率,这些优势共同推动了小米造车的快速落地。如今,小米计划在2027年前开始向海外销售电动车,加速其全球化布局。

与此同时,中国其他电动车企也在加速出海步伐。长城、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正在收购欧美车企撤离后留下的厂房,希望在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巴西站稳脚跟,并最终辐射整个拉美市场。中国车企凭借快充技术、价格优势及全球化布局,在全球汽车业转型中崭露头角,给巴西等国带来了新机遇。

中国汽车制造商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厂或处于建厂过程中,尽管面临高额关税,但中国电动车展厅已遍布全球多地。如今,中国正进军拉美市场,目标是重塑巴西的出行方式,并最终改变整个拉丁美洲的出行格局。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也预示着中国正在全球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