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稳居世界第二位,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历史性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年均贡献率稳定在60%左右,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了惊人的增长潜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5%。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更体现了其持续扩张的趋势。若与美国市场进行对比,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接近美国的80%;而若考虑实际购买力,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方式,中国市场规模在去年已超越美国,达到其1.6倍。中国在多个细分市场也保持着领先地位,如网络零售市场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汽车销量更是连续16年称霸世界。
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品质消费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以家电类商品为例,自去年9月以来,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电类商品零售额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显示出消费者对高品质家电产品的强烈需求。同时,新能源车市场的爆发也进一步推动了品质消费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每售出10台汽车中,就有5台是新能源车,这一比例充分说明了新能源车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全国约有4亿人次享受到了各类消费补贴优惠,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商品消费。在2020年至2024年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6%。如今,老百姓每花10块钱,就有4.6元用在了服务消费上。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新业态、新场景的不断涌现,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被进一步激发,服务消费作为消费主引擎的作用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