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水蒸蛋变“日式”?一枚鸡蛋引发的文化归属之争!

   时间:2025-07-21 10:02:4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引发广泛讨论的一场文化争议中,德国知名博主Aliain因一段制作蒸蛋的视频而陷入风波。视频中,他熟练运用筷子搅拌蛋液,采用沸水冲调后扣碗蒸制,并在成品上淋上酱油和葱花,然而视频标题却标注为“Japanese Steamed Egg”。这一行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枚普通的蒸蛋,意外成为了全球化时代下文化话语权争夺的焦点。

此次事件远非简单的命名混淆。事实上,中国水蒸蛋的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蒸鸡卵”的记载,至宋代已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美食。相比之下,日本茶碗蒸则是在江户时代从中国传入,且制作方法与中式水蒸蛋大相径庭,通常加入柴鱼高汤、海鲜和香菇等食材,从未有过“淋酱油划刀”的传统。Aliain在视频中几乎完美复刻了中式水蒸蛋的制作细节,却将其冠以日本之名,其背后是对西方世界“日本料理即精致”刻板印象的巧妙利用,以获取更高的流量关注。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场争议暴露出了文化传播中的系统性偏差。中国博主“群子的饭”虽凭借原创蒸蛋视频走红,却因缺乏国际传播渠道而难以被更多人看见;而欧美网红一旦贴上“日本”标签,播放量便能轻松突破千万。算法对“日本料理”标签的偏爱,使得相关视频收益比标注“中国”高出30%。这种流量导向的文化挪用,正悄然改变着食物的文化记忆。当法国博主Marvinlaqueen的“日式蒸蛋”视频被4500万人观看时,人们往往忽略了《齐民要术》中的古老记载,只记得被强加上的“日本符号”。

西方社会对东亚文化的扁平化认知,无疑加剧了这场争议。他们将“精致餐饮”的标签自动贴在日本头上,而将中餐刻板地定位为“快餐”。日语中的“sushi”已成为国际通用词汇,而中国水蒸蛋却只能泛泛地被称为“steamed egg”,甚至没有一个专属的英文名。这种翻译和认知上的双重偏见,为文化挪用提供了可乘之机。

面对这一现状,中国网友和日本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发声,纠正菜名,强调这不是日料,而是在捍卫各自文化的真实性。或许,我们应该像推广“dumpling”一样,努力让“Shuizhengdan”成为国际通用名词;像标注“#ChineseCuisine”那样,为每一道家常菜贴上独特的文化标签。毕竟,一枚小小的蒸蛋,不仅承载着独特的美味,更蕴含着千年的生活智慧,这份智慧不应被流量所轻易改写。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