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与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一项针对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的调整公告,将征收门槛从原本的零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30万元/辆降低到90万元/辆,并将征收范围扩大至所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该政策定于2025年7月20日正式生效。这一变动意味着,众多原本无需缴纳消费税的进口车型将被纳入征税范畴,对某些汽车品牌,特别是保时捷的销量构成潜在影响。
考虑到13%的增值税,超豪华小汽车的征税门槛实际上接近102万元。对于宝马7系、奔驰S级等车型,由于它们的畅销版本售价大多在85万元以下,因此这次调整对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雷克萨斯LS和奥迪A8的情况更为乐观,它们的定价更低。而对于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顶级品牌,由于所有车型售价均超过130万元,早已在征税之列,因此这次调整对它们并无实质影响。
然而,保时捷却成为了这次调整中的“重灾区”。以帕拉梅拉为例,其普通版本售价通常在110-115万元之间,调整前恰好低于起征点。即便是一些走量的版本,经销商也能通过操作将售价控制在130万元以下。但随着起征点下调至90万元,帕拉梅拉全系都将面临征税。更为严格的是,此次规定征税金额将涵盖“全部成交价”,包括装潢、服务、精品、手续费等,使得经销商的操作空间大幅缩减。
保时捷一直以其高性价比在超豪华品牌中独树一帜。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动辄三四百万的超跑相比,保时捷的同类车型价格仅需一百多万,因此在富人群体中备受欢迎。保时捷旗下多款车型的起售价都在90-100万元区间,如卡宴入门版、Taycan后驱基础版以及帕拉梅拉行政加长版。在政策调整前,这些车型都巧妙地避开了消费税,但现在却无一幸免。它们正好处于“价格敏感、品牌形象、消费者精打细算”的三重压力之下,使得保时捷的市场处境更为艰难。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呈现出下滑趋势。2024年,保时捷在中国交付了近5.69万辆汽车,同比下降28%。进入2025年,下滑势头仍在持续。根据保时捷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其全球销量为146391辆,同比下滑6%,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21302辆,同比下滑28%。消费税新政的落地,无疑将给保时捷带来更大的挑战。例如,其纯电轿跑Taycan本就销量平平,再加上消费税的增加,落地价进一步提升,对消费者而言价格偏高,可能导致更多人转向国产高端车型。
保时捷以丰富的选配著称,旗下多款车型只有通过选配才能达到理想的豪华效果,而选配价格不菲,动辄七八万元。这使得原本可能低于起征点的售价轻易达到征税标准。不过,保时捷并非孤例,整个超豪华车市场目前都面临挑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零售价格在101.7万元(含增值税)以上的超豪华车累计销量为3.7万辆,同比下滑49%。尽管消费税起征点的下调主要影响的是101.7-146.9万元区间的新车,今年上半年这部分新车销量约为2万辆,仅占上半年豪华车市场总销量145万辆的一小部分,但其影响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