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行业的巨头思摩尔国际,近年来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再到寻求新生的曲折历程。
思摩尔国际,这个曾经的“电子烟之王”,通过为全球电子烟品牌代工,迅速崛起,市值一度突破5500亿港元。然而,随着电子烟消费热潮的减退以及全球范围内对电子烟的严格管制,思摩尔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市值也急剧缩水。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监管的压力,思摩尔并未坐以待毙。自去年开始,它依托在雾化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积极布局雾化美容和雾化医疗两大新业务领域,并将2025年视为这些新业务发展的关键一年。
这一战略调整似乎初见成效,思摩尔国际的股价逐渐回升,市值再次站上千亿高峰。然而,电子烟品牌业务和新业务的双重投入,仍在不断侵蚀其盈利能力。思摩尔正用电子烟业务的收入来培育新业务,这无疑是一场漫长且充满挑战的马拉松。
回溯思摩尔的崛起之路,其创始人陈志平在2009年南下深圳,创立了电子烟企业麦克韦尔。初期,企业靠代工出口站稳脚跟,后与亿纬锂能合作,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并更名为思摩尔。随着电子烟在全球市场的火爆,思摩尔凭借产业基础和研发实力,迅速成为电子烟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2020年,思摩尔国际以“电子烟第一股”的身份登陆港股,创造了电子烟市场的资本神话。然而,盛极必衰,从2022年开始,思摩尔进入业务下行周期,尽管加入了其他业务,但盈利能力依然每况愈下。
电子烟市场的萎缩和监管的加强,无疑是思摩尔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电子烟热潮逐渐退去,悦刻、魔笛等品牌纷纷陷入困境。同时,全球范围内对电子烟的监管也日益严格,这直接影响了思摩尔等电子烟代工企业的业务发展。
在电子烟业务遭遇困境的同时,思摩尔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它依托雾化科技的概念,布局雾化美容和雾化医疗两大市场。这两个细分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具备正向价值,且稳定性更高。
在雾化美容领域,思摩尔推出了岚至品牌和新一代雾化美容产品解决方案,并成功进军线下渠道和主流电商平台。在雾化医疗市场,思摩尔已经具备完整的吸入药械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能力,并完成了多项针对哮喘和慢阻肺的药械结合产品的开发布局。
尽管新业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思摩尔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品牌业务的投入增加,导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然而,思摩尔在电子雾化市场深耕十余年,拥有一定的产业护城河,这为其新业务的培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在,思摩尔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电子烟业务还能支撑多久?新业务的培育周期又需要多少年?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思摩尔的战略定力,也决定着其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