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界近期推出的《智“会”企业家》高端对话栏目中,青云科技的首席执行官林源受邀作为特别嘉宾,与栏目主持人共话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此次对话聚焦于青云科技在云计算、AI算力、云原生等领域的创新探索,以及如何在经济周期中稳健前行,挖掘企业的长期价值。
对话伊始,林源分享了青云科技的创业历程。2012年,正值中国云计算行业的黎明时期,青云科技应运而生。林源表示:“当时,云计算的热度正如现在的AI,是一个绝佳的创业窗口。我们几位创始人志同道合,价值观一致,共同认为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底座,助力其数字化转型,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他强调,青云科技的创业之旅,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与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
谈及创业初期的挑战,林源回忆道:“虽然云计算前景广阔,但当时很多企业对云计算并不了解,技术上也存在诸多挑战。我们需要从零开始,研发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云平台,并克服商业上的种种困难,让客户接受新技术。”他补充道,青云科技从最初的研发团队逐步扩展,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公司也不断成长,最终走上了上市之路。
林源用智能手机的发展类比青云科技的业务。他说:“就像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企业也需要从信息化迈向数字化。青云科技提供的正是企业数字化的‘iOS/安卓’,即数字化底座。无论是云、云原生还是AI,我们的目标都是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技术和市场层面,青云科技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了独特价值。林源指出,青云科技是中国第一家混合云上市公司,其混合云技术能够降低客户在面对复杂场景时的决策难度和门槛。他以高校为例,说明了混合云如何帮助高校高效管理AI实验所需的GPU资源。
谈到云原生,林源表示,云原生技术让企业能够更快速、更标准化地开发云上应用。青云科技的云原生产品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技术影响力,是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的云原生开源平台拥有者。
随着AI时代的到来,青云科技的智算业务也迅速崛起。林源解释说,AI的底层架构是GPU架构,能够满足企业对算力的无止境需求。青云科技在智算市场的定位是连接算力的投资者和使用者,提供算力的管理、调度、建设和运营服务。
在对话中,林源还分享了青云科技如何满足不同行业差异化需求的秘诀。他表示,青云科技的产品可以在不同行业标准化,因为做的是操作系统层面的工作,离用户的业务有一定距离。同时,青云科技擅长做标准件和操作系统,能够把不同行业对平台的需求抽象成可配置项,变成标准化产品。
当被问及DeepSeek热潮对青云科技的影响时,林源表示,这是预料之外的事情,但反映出青云科技在技术储备和企业灵活度方面的优势。他强调,所有成果都源于长期的积累,只是在特定时机被市场需求引爆了。
对于管理上市公司的挑战,林源表示,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但已成为常态。他认为,作为行业从业者,能够见证并参与企业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是非常幸运的。
在谈到企业的阿尔法优势是否被稀释时,林源表示,新公司取代老公司是必然现象,但他们所在的赛道才刚刚开始,市场足够大,没有厂商能够服务所有客户和行业。他强调,每家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投入到擅长的细分客户和赛道,才能有差异化价值。
林源还谈到了青云科技坚持自研代码的重要性。他表示,原创技术的创新能力是青云科技的壁垒和优势,开源是手段,最终服务于商业目标。
对于公司未来的商业落地和收入增长预期,林源表示,青云科技正在追求企业的价值,缩小自己的边界,只做最擅长的事。他预计,在2025年,青云科技的传统业务将提高运营效率,AI业务将开疆拓土,树立更多行业和场景标杆。
在对话的尾声,林源分享了对行业未来的看法。他认为,AI领域还有大量需求未解决,这将催生对能源、商品等的需求。他坚信,中国一定会出现具有极高价值的软件企业,青云科技正在努力成为这样的公司。
林源还表达了个人的未来目标。他表示,生命短暂有限,希望增加更多有价值的体验,如创业、面对客户、交流分享等。他希望这次对话能给受众带来启发和收获。
栏目主持人对林源的分享表示感谢,并指出,青云科技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创业者和从业者扎根赛道,保持中长期主义,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在对话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林源的分享让他们对数字化、云计算的未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憧憬。
此次《智“会”企业家》高端对话栏目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青云科技的创业故事和创新探索,更为行业内的企业家和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