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盛大启幕之际,一场聚焦全球供应链发展动态的盛会——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全球供应链报告与指数发布会成功举办。活动现场,备受瞩目的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及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正式揭晓,为全球供应链的未来趋势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蓝图。
据发布会介绍,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由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和韧性指数四大核心板块构成,全面覆盖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连接效能、创新活力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24年间,这四大指数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标志着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态势稳健向好。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在会上指出,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正朝着更加高效、更具活力的方向迈进,这得益于促进因素的持续主导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她进一步强调,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和韧性指数的首次发布,不仅拓展了研究领域的广度,也深化了对供应链内在质量和发展潜力的认识。
具体而言,促进指数基于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模型,综合考量了基础设施、规则影响、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和金融服务等多个维度;连接指数则全面评估了供应链上下游的连接逻辑、内部要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创新指数聚焦于供应链的创新驱动力,包括创新活动、投入和环境;而韧性指数则科学反映了供应链的预防、抵御和恢复能力,是衡量供应链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指数矩阵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自2018年以来,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和韧性指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促进指数增长至2.71,连接指数达到1.56,创新指数跃升至2.16,而韧性指数虽然也有所提升,达到1.22,但其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且波动较大,揭示了全球供应链在安全性、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提出了多项建议,旨在打造高效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坚持开放包容的多双边规则、制定互利共赢的供应链政策、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以及完善普惠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这些建议旨在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忠也在会上表示,中国贸促会作为连接中外工商界的桥梁,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搭建合作平台,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他高度评价了本次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所提供的权威数据与前瞻洞察,认为这为解决供应链瓶颈、构建韧性生态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