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食行业的风云变幻中,良品铺子这位昔日的领头羊,正站在十字路口。
近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宣布继续停牌,原因是其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为避免市场波动,决定暂时停牌。这一消息,无疑为良品铺子的未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更令人瞩目的是,良品铺子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净亏损7500万至1.0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盈利2389万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业绩滑坡,无疑给良品铺子带来了巨大压力。
早在今年3月,良品铺子就经历了人事动荡。创始人之一杨银芬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由62岁的武汉大学教授程虹接任。然而,这一变动并未能扭转良品铺子的颓势。如今,创始团队似乎萌生了退意,大股东宁波汉意持续减持股份,甚至筹划易主。
宁波汉意作为良品铺子的大股东,持有公司35.23%的股份,其合伙人包括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等四人。这四人通过宁波汉意和良品投资,合计持有公司超过30%的股份,是良品铺子的实控人。然而,近年来,他们不断减持股份,质押股票,显露出退出的迹象。
良品铺子的业绩下滑,除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外,也与公司的战略调整有关。近年来,良品铺子持续优化门店结构,淘汰低效门店,导致销售规模受到影响。同时,线上渠道的流量费用上升,也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为了提升竞争力,良品铺子在2023年底启动了大规模降价策略,然而这一策略并未能扭转业绩颓势,反而导致毛利率下降。
去年发生的“配料表造假”事件也对良品铺子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冲击。尽管公司声称“降价不降质”,但这一口号却受到了消费者的质疑。
在人事动荡和业绩下滑的双重压力下,良品铺子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随着停牌期临近结束,公司的控制权变更即将揭晓。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中粮、伊利等产业资本接手,良品铺子有望补齐供应链与渠道纵深的短板,实现从单一品牌向多品类平台的升级。而如果财务投资人入主,则可能会收缩SKU、加码折扣店,以改善利润表但牺牲品牌调性。
无论哪种情况发生,良品铺子都需要重新定义其“高端零食”的定位,并面临组织震荡与渠道重构的挑战。这位昔日的零食一哥能否重拾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