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低空经济的版图中,一座城市以其卓越的航空产业实力脱颖而出,它就是成都。这座城市不仅汇聚了超过500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更孕育了一颗即将闪耀资本市场的新星——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腾盾科创”)。
近日,腾盾科创正式在四川证监会辅导备案,中金公司担任其辅导机构,标志着这家企业正稳步迈向IPO之路。作为成都的明星企业,腾盾科创的创始人聂海涛背景深厚,他曾是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一员,亲身参与了歼-10、枭龙等国之重器的研发,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怀揣着对商用无人机领域的无限憧憬,聂海涛毅然辞职创业,腾盾科创应运而生。在他的带领下,一支拥有20年研发经验和产业经验的精英团队迅速集结,共同投身于无人机的研发与创新之中。经过数年的潜心钻研,腾盾科创已推出了多款固定翼无人机,其中最为人瞩目的当属“双尾蝎系列”。这款无人机自2017年首飞以来,凭借其长达10米的机身、20米的翼展以及6000公里的最大航程,在应急救援、气象服务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腾盾科创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资深的创始人和创新的产品矩阵,更在于其强大的融资能力。自创立以来,这家公司已经完成了多达9轮融资,吸引了包括成都、济南、赣州、安徽等多地产业基金,以及华控基金、博源资本、中金资本等市场化机构的青睐。特别是在2023年7月的C+轮融资中,13家机构联手投资了超10亿元,使得腾盾科创的估值一举超过120亿,跻身低空经济赛道的独角兽之列。
在成都这片航空产业的沃土上,腾盾科创并非孤例。事实上,成都已经汇聚了众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其中,纵横股份、中无人机、立航科技等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已经成功上市,为成都的航空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而沃飞长空等代表企业也在低空经济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成都航空产业的新锐力量。
成都的资本力量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成都科创投、策源资本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还是博源资本、磐霖资本等市场化机构,都在积极寻找和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优质项目。去年7月,成都科创投与成都濛江投资集团共同组建了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目标总规模达30亿人民币,旨在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根据《成都市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成都将在三年内培育100家低空经济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这无疑将为相关产业链公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本涌入。
随着腾盾科创等企业的崛起和成都低空经济生态的日益完善,这座城市正逐步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的头部城市之一。未来,成都将继续发挥其在航空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