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跨区电力交易新方案出台,迎峰度夏用电更经济可靠?

   时间:2025-07-12 03:08:57 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携手推动下,一项旨在深化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方案于近日正式面世。这份名为《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文件,由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联合提出,并经两部门批准后对外公布。业内专家评价称,该方案的出台对于打破电力市场地域界限、优化全国电力资源配置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2025年初步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目标的重大进展。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电力供应稳定性与电价问题,行业内部人士指出,《方案》的实施将通过跨区域的电力互补机制,增强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具体而言,不同地区的电力资源得以共享,有效缓解了局部电力短缺的问题。同时,绿色电力的跨区直供不仅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还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河北张家口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内,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国网冀北电力负责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正将当地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为国家的绿色能源战略贡献力量。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方案》的及时出台为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广东为例,南方电网数据显示,今夏广东最高电力负荷预计将达到1.67亿千瓦,同比增长6.6%,电量需求也将增长7.9%。尽管面临3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但通过《方案》倡导的省间余缺互济机制,广东的电力供需预计将实现基本平衡。

此前,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相对独立,因规则差异和技术壁垒,跨区交易多依赖计划调度,市场化程度不足,形成了市场分割现象。《方案》的出台旨在打破这一局面,通过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坚持安全优先、公平开放、灵活高效的原则,促进市场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电力资源配置效率。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认为,《方案》的实施实现了多空间资源的有效互济,将资源配置范围从单一电网经营区扩展至全国范围,显著扩大了电力市场主体的交易空间。这意味着,富余的清洁能源、负荷中心的调节能力以及不同区域的峰谷特性,可以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实现互补和优化。

在《方案》框架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携手合作,成功组织了南方送华东7至9月的电力互济交易,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自7月1日至9月15日,超过20亿度的电能将从广东、广西、云南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及相关联络通道,全天候输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地,为当地迎峰度夏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方案》还高度重视绿色电力交易的发展,明确了跨经营区绿电交易的准入条件、交易方式和绿证划转规则。这一举措使得东部负荷中心的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购买来自西部和北部的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促进了绿色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透露,目前全国每三度电中就有一度是绿电。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外资企业对绿电需求尤为旺盛。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绿证影响力的提升、企业绿色发展形象的塑造需求以及提升产品环保竞争力的考虑。通过跨经营区绿电交易,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绿色用能企业的诉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为双碳目标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预期。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敦楠指出,2025年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之年,《方案》的发布是深入贯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精神的重要制度突破。考虑到电力商品的特殊性,该方案创新提出了“两交两调”模式,即由北交、广交、国调中心、南网总调联合组织交易,确保了交易在电网物理约束下的技术可行性。

刘敦楠还强调,我国电力商品兼具公共资源与一般商品属性,这决定了电力市场不能简单套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绿电消费、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