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防汛知识科普: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5-07-11 20:00: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市遭遇了一场大规模的降雨,标志着防汛工作正式进入最为关键的“七下八上”时期。在各类防汛报道中,诸如保证水位、警戒水位、应急响应等专业术语频繁出现,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本文将进行一番详细的解读。

进入汛期,随着江河水位上涨,防汛水位通常被划分为设防水位、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三个等级。设防水位是防汛工作的起点,意味着江河洪水开始漫滩,堤防进入临水状态。此时,堤防管理单位会从日常管理转向防汛阶段,组织人员进行巡堤查险,并检查落实各项汛前准备工作。

警戒水位则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及历年险情分析所制定的水位,当水位达到这一级别时,意味着堤防临水深度加大,可能出现险情,需要高度警惕。此时,防汛相关部门会加强巡堤查险工作,准备充足的物料和人员,确保洪水防御工作到位。公众也应密切关注预警信息,避开危险区域,必要时服从避险转移指挥。

保证水位则是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水位接近或达到这一级别时,防汛进入全面紧急状态,堤防长时间临水可能导致土体饱和,出险风险极高。此时,防汛相关部门会进一步加强巡堤查险,抢险人员和物料进入临战状态,确保堤防安全。

在应急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和防汛应急响应等。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根据灾害危害程度等因素,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则根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响应标准》,从低到高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

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共分为四级,即I级、II级、III级、IV级,其中I级为最高级别,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全国防汛工作。洪水编号和预警信号也是防汛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向社会发布洪水编号,提高公众防范洪水风险的意识。洪水预警信号根据洪水量级及其发展态势,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水位(流量)条件和洪水要素重现期。

市城市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主汛期已经到来,恶劣天气随时可能出现。市民应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和实时信息,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时间,尽可能避开降雨高峰时段和易积水点,确保自身安全。

市民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防汛知识和自救技能。在遭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保持冷静,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通过本次科普,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防汛工作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