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了中航证券关于变更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申请,该消息于7月8日正式公布。
据了解,中航证券目前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由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航产融两家股东组成,持股比例分别为71.71%和28.29%。然而,今年4月,中航产融所持有的中航证券28.29%股权被法院冻结,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对于具体是哪一方股东将发生变动,中航证券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答复,市场上也因此出现了多种猜测。
中航证券2024年的年报数据显示,中航投资和中航产融的出资额分别为52.55亿元和20.7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中航投资是中航产融的控股子公司,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此次股权冻结涉及的正是中航产融直接持有的中航证券全部股权,金额高达20.73亿元。
与此同时,中航产融近期宣布将主动退市,成为首家退市的央企金控类上市公司。该公司表示,由于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决定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并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5月27日,中航产融的股票正式终止上市。
中航产融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财报显示,从2020年至2023年,其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3.41亿元、190.84亿元、181.55亿元和169.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32.74亿元、44.71亿元、16.80亿元和2.90亿元。为改善财务状况,中航产融的子公司已开始转让所持其他公司的股份。
除股东层面的变动外,中航证券自身也在进行资产调整。去年末,中航证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了所持中航基金10%的股权,转让底价为7170万元。中航基金的实际控制人同样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证券原本持股55%,为第一大股东。若此次股权成功转让,中航证券的持股比例将降至45%,但仍将保持对中航基金的实控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航证券在2024年仍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为4.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2.97%。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37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82%;净资产收益率为4.05%,较上年增长3.3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中航证券表示将聚焦军工领域,深化产业研究,并积极发展具有军工特色的指数化投资研究。同时,公司还将加快财富管理向资产配置转型,拓展基金投顾和融资融券业务;投资银行方面将坚持深耕航空军工领域,积极拓展并购与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将丰富产品线,加强品牌塑造;证券投资业务则将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丰富权益投资策略,拓展固收投资模式,稳步提高投资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