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电子树脂破局者:同宇新材IPO背后的创新力量

   时间:2025-07-11 09:53:41 来源:财联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资本市场的浩瀚星海中,首次公开募股(IPO)始终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璀璨明珠,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目光。近期,《科创板日报》携手创投日报,共同推出了“IPO直通车”专栏,旨在通过深度对话企业掌舵者与创投精英,为公众揭开IPO神秘面纱,呈现其背后的精彩故事。

今年7月,国内电子树脂领域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同宇新材,其IPO之旅尤为引人注目。同宇新材以每股84元的价格发行,这一价格位列年内新股发行价的第三高位,上市首日股价飙升128.05%,收盘价达到191.56元/股,公司总市值跃升至76.62亿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同宇新材在2022年至2024年间,分别实现了11.9亿元、8.9亿元和9.5亿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则分别为1.89亿元、1.64亿元和1.43亿元。尽管面临行业波动,同宇新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仍将同比增长29.09%,归母净利润增长4.11%。

同宇新材的成功上市,不仅标志着一家企业的崛起,更预示着国产高端电子材料替代浪潮的加速推进。公司主营业务电子树脂,作为覆铜板的关键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AI、智能家电、汽车电子及5G通讯等领域。然而,长期以来,高性能电子树脂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受制于国外厂商。

面对这一挑战,四川大学博士张弛带领的研发团队,凭借深厚的化学材料研发背景,成功打破了外国企业的技术垄断。在广东肇庆,张弛团队不仅完成了多项研发成果的技术转化,还获得了广东省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高度认可。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同宇新材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自主提供5G用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的企业之一。

截至2024年底,同宇新材已累计获得42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5项。公司产品覆盖国内多家头部覆铜板企业,如建滔集团、生益科技、南亚新材等。然而,行业景气度的下降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也给同宇新材带来了增收不增利的压力。尽管如此,公司仍坚持研发优质树脂材料,并借助上市机遇扩大产能,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

张弛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辞去上海亨斯迈化学研发中心的工作后,他经历了两年的竞业协议期。2014年,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前同事共同创办了树脂销售公司“古一化工”。通过一年的销售实践,张弛团队深刻认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于是决定转型为电子树脂研发生产企业。

2015年,同宇新材在肇庆落地生根。为了筹集拍卖土地厂房的3000万元资金,张弛不仅掏空了个人积蓄,还得到了四川大学校友、个人投资人纪仲林的大力支持。纪仲林不仅认缴了360万元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还在关键时刻以个人名义赠与了1240万元,帮助团队度过了资金难关。

纪仲林的慷慨解囊,让同宇新材得以安心开展研发与生产。凭借团队的技术突破与人脉资源,同宇新材迅速成为了多家重要覆铜板生产商的供应商。通过与头部厂商的深入合作,同宇新材建立了稳定的研发与资金循环,直至上市前都未接受新的融资。

如今,同宇新材已在国内电子树脂领域崭露头角。根据华金证券的研报分析,同宇新材的产品在近三年国内同行业内资企业中销量名列前茅。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计划通过募投项目对现有成熟产品进行扩产,预计达产后电子树脂产能将大幅提升至约13万吨/年。同宇新材正积极向高速高频覆铜板用电子树脂产品方向延伸,以期进一步提升该产品的国产化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