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港股“稳定币概念”狂热背后的真相:小盘股大涨大跌,投资者需谨慎

   时间:2025-07-11 09:48:46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港股市场中,一系列小盘股在稳定币热潮的推动下,经历了剧烈的股价波动,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尽管港股整体行情近期趋于平稳,但仍有个别股票单日涨幅惊人,甚至达到了五倍以上,被市场戏称为“妖股”。

这些引人注目的股票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市值相对较小,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且在过往的时间里往往缺乏市场的广泛关注。行业专家提醒,尽管有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但关于稳定币发行方及其合作伙伴的盈利模式,业内依然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投资者在投资相关股票时,需要仔细甄别其真实价值。

特别是“稳定币概念”成为近期市场爆炒的焦点。7月10日,港股中的稳定币概念股再度发力,德林控股盘中一度飙升超过70%,最终收盘涨幅超过18%。同样,金涌投资也一度上涨超过22%,收盘时涨幅稳定在12%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金涌投资近期的股价走势犹如过山车,7月8日其股价一度暴涨超过650%,最终收盘上涨533%,单日成交额超过2亿港元。然而,紧接着的7月9日,该股却出现高位跳水,一度下跌近47%,最终收盘跌幅仍超过44%,成交额达到1.75亿港元。

消息面上,7月7日盘后,金涌投资发布公告,宣布与AnchorX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备忘录,双方计划在跨境支付与贸易、稳定币应用场景拓展等领域展开合作。具体而言,双方将把挂钩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AxCNH应用于证券、期货、外汇等金融交易的结算场景。然而,对于这一合作的盈利前景,区块链行业的专家表示了疑虑。他们认为,目前金涌投资和AnchorX尚未披露银行托管与审计机制,AxCNH的稳定性仍处于技术设想阶段,尚未经过实际验证。

近期,港股中被资金爆炒的股票大多与“稳定币概念”有所关联。例如,连连数字在6月2日大涨超过64%,但紧接着在6月3日又下跌超过39%。多点数智在7月3日上涨超过23%,欧科云链自6月25日起的11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70%,而普星能量在7月10日收盘时更是大涨超过140%。业内人士指出,仅凭涉足稳定币领域,并不足以支撑股价的翻倍增长,资本更加关注的是这些企业后续在虚拟资产融合生态中的盈利潜力。

在熟悉港股市场交易规则的人士看来,近期不少被冠以“稳定币概念”的港股存在炒作嫌疑。这些公司往往具有市值小、股价长期低迷、股权高度集中等共同特征。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指出,许多所谓的“稳定币概念股”筹码高度集中,市场交投长期清淡,少量股份的买卖就能大幅拉动股价,而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也往往缺乏亮点。

以金涌投资为例,该公司于2007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执行主席为赵令欢,其持股比例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0%。从业务上看,金涌投资主要从事客户关系管理外包服务的投资控股业务,员工人数仅24人。成交额数据显示,金涌投资在多个交易日成交量极低,甚至出现过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为零的情况。从财务状况来看,金涌投资的盈利能力也并不稳定,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7216.1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53%,但2022年和2021年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再看普星能量,该公司于2009年在港交所上市,主要从事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电厂建设、经营和管理。截至7月10日,该股总市值不到7亿港元。自2015年6月股价达到3.68港元/股的历史高位后,该股便一路走低,近年来股价长期在1港元/股以下徘徊,沦为“仙股”。在7月10日大涨之前,该股的每日成交额长期维持在几万港元甚至几千港元的低位。

颜招骏提醒,对于股权较为集中的公司,其股票未必拥有真正的市场。港股市场存在一些所谓的“交易团队”,他们通过制造交易量、拉升股价等手段,形成了一系列惯用的操作手法,投资者应警惕被收割。他建议投资者避免买入市值过小、长期亏损或缺乏长期现金流净流入的公司,因为这些股票往往存在较高的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