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的示范文本,旨在为证券公司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参考框架。据行业观察,多家券商迅速响应,其中一家券商已于本周一正式在其官方渠道宣布启用更新后的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
该券商在公告中强调,所有投资者若欲进行程序化交易或申请相关权限,必须先签署这份新版的《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对于不愿签署的投资者,券商将要求其关闭程序化交易权限或停止相关交易活动。
在这份协议中,券商明确规定了投资者在程序化交易中的行为规范,包括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影响券商及证券交易所的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同时严禁利用程序化交易从事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于涉及高频交易的投资者,协议要求他们必须提供高频交易系统服务器的具体位置、系统的测试报告、故障应急方案等信息。券商保留对高频交易进行更严格监控和管理的权利,一旦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券商有权立即采取措施,如拒绝委托、撤销申报、暂停服务或终止委托代理关系,并向监管机构报告。
在投资者首次进行程序化交易前,协议规定他们必须向券商报告一系列详细信息,包括账户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策略、交易软件信息等。若这些信息发生重大变更,投资者也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券商报告。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券商能够对投资者的程序化交易活动进行全面了解和监控。
东海证券分析指出,加强程序化交易的监管不仅有助于遏制市场操纵和不公平交易行为,还能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这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向更加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
此次券商积极落实中证协的规定,与新规的正式实施密切相关。今年4月,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对程序化交易的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该细则于7月7日正式生效,明确了异常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和交易所可采取的措施,为高频交易设定了具体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