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正加速推进能源转型进程,旨在减少对传统进口燃料的依赖,并计划将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由32%提升至42.5%。然而,面对这一目标,欧盟内部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与中国这一绿色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展开合作,成为了欧盟的必然之选。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已经使其成为欧洲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凭借在光伏等新能源技术上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中国企业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解决方案,为欧洲的能源转型之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2025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上,中国企业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隆基绿能等企业的展区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尖端技术和强大实力。展会现场,中国企业的产品和系统集成能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中国区主席俞永坚对中国在能源技术领域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过去15年来,中国一直走在能源技术发展的前沿,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发电机、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
道达尔能源公司不仅大批采购了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还在其全球项目中广泛应用了中国的风力涡轮机。这一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道达尔的能源转型效率,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2025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家参展企业,其中约850家来自中国。中国展品涵盖了高效光伏组件、储能设备、充电基础设施及整套能源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雄厚实力。
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总规模达到了235.93吉瓦,同比增长13%。与此同时,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29吉瓦,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55%。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在太阳能产业方面的强劲增长势头,也体现了其对全球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
欧洲太阳能产业协会的高级市场分析师克里斯托夫·利奇指出,中国企业正通过在欧洲设立工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中欧在新能源产业的合作。中国在欧洲能源转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提供优质产品,还通过本地生产和技术合作,加强了中欧产业间的紧密联系。
在中欧和东欧地区,当地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经促成了一系列可持续能源项目的开发。例如,克罗地亚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和罗马尼亚东南部的光伏发电站等,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清洁能源产能,还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
在葡萄牙市场上,约85%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中国制造。葡萄牙可再生能源协会首席执行官佩德罗·阿马拉尔·乔治表示,这些产品都获得了顶级质量认证,并得到了葡萄牙公共事业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可。他指出,葡萄牙实现2030年太阳能装机容量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中国的专业技术。
乔治强调,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能力已成为欧洲国家实现能源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清洁能源产能,还能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