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收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时间:2025-07-10 09:39:32 来源:经济日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系列深刻阐述中,“十四五”规划的辉煌成就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缓缓展开。这五年,是中国发展历程中极具开创性、突破性、历史性的五年,中国以其稳健的步伐、坚定的决心,成为了世界发展舞台上最为稳定、可靠、积极的力量。

回顾“十四五”规划的《纲要》,各项主要指标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均符合预期,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更是超额完成目标。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多个万亿元大关,预计今年将达到约140万亿元,增量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长三角的经济规模。中国稳居全球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能源生产和人力资源大国之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最多的5G基站。制造业连续15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持续释放潜能。过去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86.4%,消费和投资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同时,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多年快于整体投资增速。

在安全基础方面,“十四五”以来,中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体系。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不断提高。

绿色发展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鲜明底色。中国“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同时,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创新活力在中国大地上迸发。从海上到陆上,再到天上,中国站上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大幅增长,研发投入强度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和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激增。

制度优势在“十四五”期间更加巩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每五年增长一岁。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加快转化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能力,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十四五”期间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大幅降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