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正式发布了《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构建一个由潜力瞪羚企业、瞪羚企业、潜力独角兽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组成的高成长企业梯队。根据该方案,上海计划在2027年前,使高成长企业的数量突破1000家大关。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办主任徐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上海首次针对高成长企业出台专门政策,旨在根据其不同成长阶段提供精准支持。方案提出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即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并特别提到要力争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方案中的高成长企业涵盖了瞪羚、潜力瞪羚、独角兽和潜力独角兽四类。这些企业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成长阶段:潜力瞪羚企业处于初创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性和成长潜力;瞪羚企业则已跨越初创困难期,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潜力独角兽企业拥有成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体系,品牌影响力稳定;而独角兽企业则处于成熟期,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和高融资能力。
为了推动这些高成长企业的发展,上海提出了21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实质性的资金支持。例如,上海将每年评选并发布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榜单,对初次入选的瞪羚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初次入选的独角兽企业则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这些举措旨在通过“真金白银”的扶持,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徐明强调,高成长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政策和资源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方案特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服务举措。例如,针对独角兽企业,上海将实施“独角兽企业价值跃迁”行动,加强上市辅导,推动企业上市;同时,还将促进资源整合,推动设立并购基金,为企业提供直接投资支持;还将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发布服务企业“走出去”专业机构名录,为企业出海发展提供便利。
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在推动高成长企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精准施策和实质性扶持,上海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