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卖行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补贴风暴,各大平台纷纷推出“零元购”、高额满减等无限制优惠券,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订单量因此飙升至历史最高点,部分平台的即时零售订单量在单日之内竟突破了1.2亿单大关。
在这场补贴大战中,商家们既享受到了订单激增带来的红利,也面临着库存迅速清空和爆单压力剧增的挑战。与此同时,骑手们的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但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们逼近了配送能力的极限。消费者的反应则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部分消费者积极囤货、抓住薅羊毛的机会,而另一部分则对补贴政策的可持续性表示担忧。
随着补贴大战的深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外卖盗窃、恶意退款等现象频发,这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也暴露了平台规则中存在的漏洞。资本市场对于这场补贴大战的反应则显得较为复杂,行业股价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
即时零售领域成为了外卖行业的新战场,各大平台为了争夺万亿级市场份额,不惜持续打价格战。然而,商家承压、恶性竞争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随之浮现,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尽管本轮补贴大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迫使平台必须在补贴力度与生态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的外卖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350.4万家。其中,2025年新增注册的外卖相关企业数量已接近54.5万家。从近五年的趋势来看,外卖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仅在2022年稍有回落,并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顶峰。
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苏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的外卖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别拥有超过47.4万家、41.7万家和31.8万家相关企业。通过天眼查的风险评估系统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外卖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0.35%,这一比例虽然不高,但仍需引起行业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