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业内掀起了一股股东及高管增持的风潮,多家银行纷纷宣布增持计划,且大多已顺利推进。然而,成都银行的一则公告却打破了这一常态,透露其增持计划可能面临“搁浅”。
据成都银行公告显示,由于该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增持价格上限之上,成都产业资本集团与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尚未实施对成都银行的股份增持。公告同时指出,这两家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股价波动及资本市场动态,寻找合适的时机逐步推进增持计划。
7月8日,成都银行股价收报20.45元,较前一日下跌1.16%。而该行近期的高点出现在6月27日,股价达到20.96元。这一股价走势,无疑给增持计划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位北京券商的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整体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第二季度股价上涨迅速,导致部分股东错过了增持的良机。这种情况在以往较为罕见,显示出当前资本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回溯至4月9日,成都银行曾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制的两家企业——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公告披露日起的六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方式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当时设定的增持价格上限为17.59元/股,这一价格是基于除权除息后的历史最高股价。
然而,早在5月8日,成都银行的股价就已经突破了这一增持价格上限,收报17.65元。这意味着,从那一刻起,增持计划就已经面临了实施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8日以来,包括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和华夏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陆续发布了股东增持公告。其中,浙商银行和华夏银行的增持主体为个人投资者。
面对这一局面,成都银行提醒广大投资者,由于股价持续超出增持计划披露的价格上限,以及可能存在其他目前尚无法预判的因素,增持计划可能会延迟实施或无法实施。因此,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谨慎考虑,充分防范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