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余承东疑似智驾时打盹,自动驾驶安全争议再起波澜!

   时间:2025-05-26 19:24:0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段涉及华为高管余承东的驾驶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视频中,余承东在驾驶问界M8车型时,头部低垂,双手并未握持方向盘,持续时间长达近20秒。这一行为直到旁边车辆鸣笛提醒后,他才摇下车窗,微笑回应。这一幕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们纷纷惊叹:“智能驾驶真的能让人打盹吗?”再次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争议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视频显示,该事件发生在一条城市快速路上,问界M8以约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拍摄者多次呼喊“余总睡着了?”并鸣笛示警后,余承东才猛然抬头挥手回应,动作显得有些慌张。尽管有网友猜测他可能是在低头看手机,但驾驶过程中长时间不握方向盘的行为,已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不得妨碍安全驾驶”的规定。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问界M8搭载的是华为ADS 2.0系统,该系统属于L2级辅助驾驶。根据规定,驾驶员在使用此类系统时,必须全程手握方向盘并保持注意力。尽管系统配备了DMS驾驶员监控系统,但从视频来看,该系统并未触发脱手警告或自动退出功能,这引发了网友们对技术可靠性的质疑。

事实上,这并不是余承东首次因驾驶行为引发争议。早在2024年2月,他自驾问界M9时,就曾两次被拍到双手离开方向盘。更早之前,他甚至在直播中宣称“智能驾驶可以打盹”,甚至放言“L3商用后司机能直接睡觉”。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量产车型普遍还处于L2级,即便华为ADS 4.0宣称实现了“高速L3商用”,但实际上仍需驾驶员全程监管。

事件发生后,问界客服紧急回应称:“不建议驾驶员分神,车辆会提醒。”但并未解释为何系统未触发警告。深圳交警则明确表示:“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事故责任仍由驾驶员承担。”并透露已介入调查。这一回应直击行业痛点,数据显示,国内L2级事故中,高达83%与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有关。

华为最新发布的ADS 4.0系统采用了WEWA架构,宣称“端到端时延降低50%,重刹率减少30%”,但仍属于L2.9级。其核心卖点“高速L3商用”需依赖高精度地图和特定道路条件,与余承东此前“打盹”的描述相去甚远。更为关键的是,我国L3法规尚未落地。尽管工信部在2025年4月推进了“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但奔驰在德国获批的L3系统也仅允许在60公里/小时以下的速度使用,且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这种“有限制的自动驾驶”显然与消费者期待的“解放双手”存在巨大差距。

技术进步固然值得鼓励,但安全边界却不容试探。在车企纷纷用“L3”概念吸引眼球的同时,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宣传与技术现实同步,让法规与用户认知对齐。毕竟,在“自动驾驶”的愿景面前,“安全驾驶”始终是最为重要的基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