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QuestMobile发布的《2025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报告》揭示了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最新动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数量已达到12.59亿,同比增长2.2%。尤为引人注目的是,AI原生应用的活跃用户数已激增至2.7亿,同比惊人地增长了536.8%。
在AI领域,DeepSeek的横空出世成为一季度的一大亮点。这款应用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迅速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推动AI原生应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洗牌和快速发展。短短一个月内,该行业的规模几乎翻倍。截至2025年3月,AI原生应用的整体活跃用户数达到了2.7亿,其中仅在1月至2月期间,用户就净增了1.15亿,环比增长率高达85.5%。
在AI原生应用市场中,DeepSeek凭借1.94亿的月活跃用户数成功登顶,紧随其后的是豆包和腾讯元宝,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1.16亿和4164万。而此前备受瞩目的Kimi则滑落至第四名。这一变化不仅与DeepSeek的爆发式增长有关,也与腾讯元宝等应用的投放策略调整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豆包的投放力度相对稳定,而Kimi智能助手与腾讯元宝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前者投放几乎停滞,后者则大幅增长,这一变化最终导致Kimi跌出了AI原生应用月活跃用户数的前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AI搜索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在DeepSeek的冲击下,不仅原有的行业玩家开始借助AI技术重构产品,新的入局者也在积极抢占流量入口。AI搜索赛道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具备搜索功能的AI原生应用,如纳米AI搜索、豆包等;二是传统搜索行业升级至AI搜索,如百度、夸克浏览器等;三是其他行业玩家入局AI搜索,如微信、搜狗输入法等。截至2025年3月,MAU TOP30的应用中已有23款完成了AI应用的落地,其中10款应用已涉足AI搜索领域。
以DeepSeek为代表的推理大模型和以Manus为代表的通用智能体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正式迈入智能代理阶段。AI行业也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随着“模型1+N”模式的扩展,原生应用多模型驱动已成为标配;二是各行业应用正在加速AI化进程,通过插件形态(即In-App AI)布局站内智能应用。截至2025年3月,育儿母婴、拍摄美化、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等行业的AI化进度分别达到了33.3%、31.7%、18.8%和15.9%。同时,教育学习和求职招聘等行业也在加速AI布局,典型教育企业如高途、好未来、网易有道等已纷纷接入DeepSeek大模型,加速数字化转型。而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求职招聘应用也推出了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AI招聘助手,借助AI技术优化产品体验。
随着AI行业的发展和基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用户对AI原生应用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从尝鲜体验阶段逐渐转变为常态化使用的依赖阶段。截至2025年3月,移动互联网月活跃规模超5000万的细分行业中,AIGC以536.8%的同比增长率位居榜首。同时,AI原生应用的整体活跃用户数达到2.7亿,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23.6分钟,同比增长32.7%;人均使用次数达到57.4次,同比增长53.1%。月活跃用户数、人均使用时长和人均使用次数的同步增长,充分说明了用户对AI原生应用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